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三 )


文章图片
一体式压铸机GigaPress
除了特斯拉之外 , 小鹏、蔚来、沃尔沃以及财大气粗的大众集团都在布局该工艺 。 其中 , 蔚来在2021年底宣布开发了可用于大型压铸件免热处理的材料 , 即将被用于去年下半年量产的ET5上 。 小鹏则在武汉工厂加入了一体式压铸车间 。 沃尔沃在其Torslanda工厂引入了铝制部件一体式压铸产线 , 以便生产下一代电动车型 。 大众在德国狼堡的产线也在计划引入相关技术 。
一体式压铸工艺对于车企而言虽然有挑战 , 比如压铸工艺的复杂程度高、模具存在排气问题等等 。 但为了最终降本增效的目的 , 大家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 , 新工艺带来的后果只能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了 。 一体式压铸技术所带来的维修贵问题 , 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由于白车身的零部件采用一体式压铸 , 因此如果发生重大事故 , 用户需要更换整个车身部件 , 而非受损的部分 。 所带来的维修成本必然更高 。 此前 , 一位车主在倒车时不慎撞墙 , 撞坏了后减震包 。 原价28万元左右的车维修成本居然需要20万元 , 让车主感慨“不如报废” 。
看来 , 随着CTC技术和一体式压铸的普及 , 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 , 也已经提上日程了 。
底盘:个个对标豪车品牌
在电动车的底盘上 , 可迭代的空间不止是电池和车身 。 尤其是在如今盛行的高端电动车市场 , 有一项配置逐渐开始流行——空气悬架 。
在暗信号栏目中 , 虎嗅汽车曾发布了一篇名为《一个“小”坑悬架断 , 理想惹上“大”麻烦?》的文章 。 从理想L9的空气悬挂故障事件出发 , 讲述了空气悬架的核心零部件构成和工作逻辑 , 并且深入浅出地讨论了“为什么空气悬架成为国产电动车的香饽饽?”
在智能电动车赛道热起来之前 , 空气悬架一直都是豪华车身份的象征 。 比如劳斯莱斯、宾利全系标配 , 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路虎卫士、揽胜 , 沃尔沃XC90等豪华品牌高端车型支持选配 。 在燃油车时代 , 空气悬架装机量很小 , 但形象却因为稀缺而变得高大 。
然而 ,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 , 空气悬架开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 蔚来、理想、极氪、小鹏、智己、岚图等品牌均提供配备空气悬架的车型 。 这背后 , 自然是得益于以保隆、孔辉科技、中鼎等为代表的一批国产供应商 , 在空气悬架的成本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 使得其更大规模的应用成为可能 。
根据国泰君安的测算 , 假设202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为2700万台 , 新能源车渗透率35% , 约945万台 , 20万以上车型占比46%为439万台 , 空气悬架配置率60%(263万台) , 单车产生8000元价值 , 国内空气悬架市场总量预计可达210亿元 。
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文章图片
理想L9的空气悬架
但不过 , 和车上的任何一项配置类似 , 空气悬架也有不同的价位 , 存在性能阶梯 。 威巴克、大陆、采埃孚等国际一线供应商供给劳斯莱斯库里南、奔驰GLS、宝马X5的产品 , 和供给国内车厂的产品 , 肯定存在差异 ,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真理颠破不变 。
其次 , 百万豪车必有空气悬架 , 但装了空气悬架未必就是一台够格的百万豪车 。 在配套研发和整车调校领域 , 许多隐形门槛很难被拆掉 , 技术积淀、经验积累、供应链话语权等都不是靠多一个零件 , 在一朝一夕间获得的 。
比如 , 在《500万没对手 , 法拉利同意了吗?》一文中 , 虎嗅汽车通过“拆解”法拉利Purosangue上那套名为FAST(FerrariActiveSuspensionTechnology)的主动悬挂 , 向大家完美地展示了真正的超豪华品牌 , 是如何从一个减震器出发进行底层创新 , 并最终让全世界的车迷和富豪的期待值拉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