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大厂员工“35岁危机”背后真相:校招生“真的很便宜”

meta|大厂员工“35岁危机”背后真相:校招生“真的很便宜”

文章图片

meta|大厂员工“35岁危机”背后真相:校招生“真的很便宜”


北京西二旗地铁站 , 每天大量的年轻人于此乘车 , 出发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 图/视觉中国
“35岁危机”背后
本刊记者/杨智杰 文/雷晓琳
一向以“内卷”著称的互联网大厂正在开启一场纠偏运动 。
2021年11月9日 , 腾讯推出员工关怀升级计划 , 员工入职满15年 , 可以选择“提前退休” , 并享受退休福利 。 其中 , 长期服务感谢金为6个月固定工资 , 退休荣誉金是“服务年限金”与“50%的未解禁股票期权”任选其一 。 有人乐观解读 , 这是互联网企业首次直面和解决打工人的“中年危机” 。 但政策也受到一些质疑——在员工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互联网公司 , “可能90%的人心里清楚自己肯定不会待到退休” 。
过去10多年 , 互联网企业无疑是整体上最舍得为人才花钱的公司 , 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闯关数轮面试 , 挤破头想涌入大厂 。 但最近一两年 , “996福报”、畸形加班引发猝死、35岁焦虑频繁引发员工反弹和社会争议 , 互联网大厂的“用工模式”呈现出极端化偏向 。
在研究互联网劳动关系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看来 , 互联网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出现的问题 , 由多种复杂因素造成 , 而当前的福利治标不治本 。 大厂反“内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从“自愿加班”到“996福报”
加班文化始终贯穿互联网行业发展的20余年 。 申小飞是资深互联网猎头 ,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互联网公司早期并没有“996”制度 , 但那时大家都自愿加班 , “早期互联网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 员工能做的事情很多 , 比如做一个新技术或者实现新想法 , 公司很少限制”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梁萌长期关注互联网技术与劳动 。 2012年 , 还在读博士的梁萌在国内一个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部门(以下简称Z公司)兼职 , 完成了4个月的参与者观察与访谈 。 Z公司是国内外互联网主流公司的一个典型代表 , 倡导“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文化 。 兼职期间 , 梁萌每天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公司对工程师文化的推崇 。 这里实行弹性工作制 , 程序员是公司最“神秘”的一帮人 , 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 。 程序员还有更多特权 , 比如在工作时间打游戏、有丰厚的团队建设基金 。 工程师还在产品设计中有很高的决策权 , 甚至是产品经理需要去争取的资源 。
在梁萌看来 , 第一代深耕PC端精英互联网公司管理控制模式中最具特色的一点是 , 程序员有权决定工作时段和工作时长 , 出于责任心和成就感 , 自愿加班现象普遍存在 。
在这个阶段 , 畸形加班导致的恶性事件虽然已经出现 , 但科技公司高强度加班并未好转 , 甚至成为众多互联网公司的日常 。 在梁萌看来 , 互联网的加班工作是其创办以来的普遍现象 , 但在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才引发对加班的大规模控诉 。
为争夺流量入口 , 各互联网公司竞争激烈 , 平台经济兴起 。 从BAT到美团、字节跳动等 , 都在这个阶段扩张业务 , 演变成规模上万甚至超过十万人的大厂 , 各个移动互联网公司也将愿景定得更为实用 。 在梁萌看来 , 比起改变世界的梦想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企业文化 , 更接近于市场竞争性的文化 , 此前的Z公司也在改变 , 这意味着自由、平等的“工程师文化”被淡化 , 引以为傲的自主性也逐渐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