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买量神话破灭,那些在2022倒下的品牌做错了什么?

华硕|买量神话破灭,那些在2022倒下的品牌做错了什么?

文章图片

华硕|买量神话破灭,那些在2022倒下的品牌做错了什么?

文章图片

华硕|买量神话破灭,那些在2022倒下的品牌做错了什么?

文章图片



“真的 , 以后大家不要跟我说什么买量的故事 , 我已经不信这个了 。 ”
不久前的一场内部会议上 , 腾讯CEO马化腾怒批多个业务板块 , 直言“留给某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 , 并表示不再相信买量 , 要求“以后不再做买量的事情” 。
所谓买量 , 指的是互联网公司购买第三方流量注入自家业务 , 换来用户和销售额的增长 。 腾讯是买量大户 , 游戏类广告投放素材数量常年位居前列;但今年以来 , 腾讯游戏连续3个季度营收下滑 , 买量效率降低是重要原因 。 马化腾叫停买量、倒逼团队换种活法 , 并不令人意外 。
其实 , 不仅仅是腾讯 , 各行各业同样苦买量久矣 。 尤其是高度依赖线上渠道的美妆、服饰、快消类品牌 , 不少玩家长期投入巨资购买流量 , 却没能烧出健康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 反而在流量价格飙涨、转化效率每况愈下的压力下陷入困境 。
以美妆品牌完美日记为例 , 它素以大手笔的软硬广投放著称 , 每年的销售与营销费用高达数十亿元 , 一度换来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市值 。 但短暂高光之后 , 完美日记坠入营收下滑和持续亏损的双杀陷阱 , 季度营收始终没能超过上市后首个季度 , 累计归母净亏损约38亿元 。 目前 , 逸仙电商股价跌至2美元以下 , 相比最高点收缩95% 。
完美日记光环散尽 , 是美妆品牌买量神话破灭的一个缩影 。 2022年以来 , 偏甜主义、兔熊季等多个美妆新品牌被曝出清仓闭店;而在618、双11、双12等大促节点 , 不少美妆品牌也显露出增长乏力的颓势 。
随着马化腾一语道破 , 企业买量换增长的时代宣告终结 。 新问题是 , 企业接下来要从哪里寻找动能?
在本周二举办的B站2022 AD TALK营销伙伴大会上 , 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提出一种解法:品牌应当以“成长”取代“增长” , 内容+用户双管齐下 , 做厚数字资产 。 而B站要成为品牌成长的加油站 , 助力品牌抓住跃入人生新阶段的Z世代 。

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进行主题演讲
目前 , 许多品牌主已经在探索这一新的营销范式 , 无论新锐还是老牌 , 并验证了可行性 。 一方面 , 他们投入更多资源搭建和维护品牌内容生态 , 包括产品信息、官方内容、专业创作者内容、用户自制内容等 , 传播品牌价值、吸引目标用户;另一方面 , 放弃大水漫灌式的买量投放 , 借助各领域KOC、KOL触达不同精准细分人群 , 并在长线互动中将受众转化为品牌忠实拥趸 。
这一转变的本质在于 , 品牌开始从着眼于一时一地的“增长”逻辑 , 跃迁至贯穿全生命周期、与用户一起前行的“成长”逻辑 。 依照这套新的发展哲学 , 拥有国内最多年轻用户的B站 , 自然被越来越多品牌视为必争之地 。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B站用户天然对商业内容更加敏感;UP主考虑到粉丝感受 , 对于接单“恰饭”也更审慎 。 如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 让商业与内容和谐共存、相互推动 , 将是品牌和B站能否达成与用户一起成长的愿景的关键 。
A
品牌主把营销重心向内容平台倾斜 , 广告预算流向软性内容植入 。 在此过程中 , 他们也在摸索与创作者的最佳合作方式 , 以期让商业内容更好地被社区用户接纳 , 并沉淀为品牌数字资产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