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乡镇产业掘金史:从兵分两路到殊途同归

键盘|乡镇产业掘金史:从兵分两路到殊途同归

文章图片

键盘|乡镇产业掘金史:从兵分两路到殊途同归

文章图片

键盘|乡镇产业掘金史:从兵分两路到殊途同归

文章图片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黎明
编辑 | 魏佳
今年最后一个电商购物节双12过去了 , 但商家的忙碌还在继续 。
跟往年不同 , 今年电商平台的一些特殊品类 , 如蒲编、宫灯、木梳、厨具、陶瓷、玻璃等 , 销量增长很快 , 并涌现出了一批网红匠心品牌 。
这些小商品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乡镇 , 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 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河北藁城的宫灯、山东章丘的铁锅、山西祁县的玻璃等 , 都是地方上有名的优势品类 。
每一个地名背后 , 都是一个乡镇产业带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乡镇产业突飞猛进 , 贡献了大批优质好物 , 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
不过 , 不同于大品牌的全网营销、全国铺货 , 乡镇产业带的很多商品过去要么局限于区域销售 , 要么通过外贸渠道销往海外 , 一直缺乏被看见的机会 。 而部分传统手工艺品 , 由于销路不畅甚至出现了手艺失传的情况 。
转型变得迫切起来 。 拥抱新电商 , 成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 但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 , 不同产业带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围绕中国乡镇产业的发展历程 , 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 试图梳理出这其中的脉络 。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1、兵分两路
2、增长式微
3、触网突围
4、殊途同归
以下为正文 。
兵分两路祁县是山西省中部的一个县 , 当地的玻璃器皿很有名 。 早在民国时期 , 祁县民间就有一些生产玻璃日用品的小作坊 , 最早的手工吹制玻璃作坊距今更是有百年历史 。
改革开放之后 , 祁县的玻璃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 一大批玻璃器皿生产企业冒出来 , 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 。 玻璃产品的种类也大大丰富 , 各种日用玻璃、酒具、餐具、果盘、花瓶、工艺品等数不胜数 。
有想法、有手艺的祁县人 , 纷纷办厂当老板 , 进而带动更多当地人加入玻璃行业 。 很多当地80后、90后都记得小时候的情景:家家户户几乎都在玻璃厂上班 , 谁家孩子学习不好就送去吹玻璃 。
而在市场方面 , 祁县玻璃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 海外市场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飘进来 , 这为祁县玻璃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 凭借高性价比 , 祁县玻璃在欧美等国家收获大量客户 , 出口成为其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 高峰时期 , 祁县玻璃90%都是出口 。
有数据显示 , 21世纪初祁县全县的玻璃企业只有41户 , 到2006年发展到160户 , 产值由1.5亿元发展到14亿元 , 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
祁县玻璃是典型的由外贸需求催生的产业带 。 通过外贸出口 , 借助中国强大的供应链、源源不断的商品供给 , 乡镇产业闯出了一片天 , 很多人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
除了祁县玻璃 , 类似的产业带还有潮州陶瓷、揭阳五金、慈溪小家电等 。 潮州的陶瓷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出口基地之一 , 如今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 远销中东、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
这是乡镇产业崛起的第一条路 。
第二条路是在国内 , 代表性产业是满足国内市场的传统手工艺 。
中国地大物博 , 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产业生态差别很大 。 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 结合当地的文化内涵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 。 藁城宫灯、宜兴紫砂壶、凤凰蒲扇、重庆邓家刀、东阳中国结 , 都是这其中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