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乡镇产业掘金史:从兵分两路到殊途同归( 三 )


然而现实问题是 , 蒲编手艺在吉信镇失传快40年了 。 吉信的苗族村寨在大山深处 , 对外交通不便 , 打不开市场就没有人买 , 年轻一代看不到“钱景” , 不愿再从事这门手艺 。 老一辈手艺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0多岁 , 掌握蒲编手艺的人越来越少 。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 。 再好的手艺 , 无法市场化 , 形不成产业 , 产品就不能被看见 。
藁城宫灯的制作工艺之所以得以流传 , 是因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 宫灯的制作工艺复杂 , 早期完全靠手工 , 初学者好几天做不出来一盏灯 。 后来藁城的厂家们引进电动化工具 , 将生产力升级 , 同时积极拓宽销路 , 才完成了转型 。
但转型成功的是少数 , 更多是掉队 。 因为种种原因 , 那些无法被外界看见的传统产业带逐渐式微 。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 , 无论是外贸产业带 , 还是传统手工艺产业带 , 都需要一场突围 。
触网突围电商是一个很好的发力点 , 既能解决商品对外展示的问题 , 也能通过线上打开销路 , 而且投入的成本可控 。 但过程没那么简单 。
对于那些常年做外贸的厂家而言 , 电商的订单太小太碎了 , 要备货有库存压力 , 还得直接跟消费者打交道 , 这些他们都不擅长 。 外贸订单都是大单子 , 接一单是一单 , 代工只用把生产环节搞好就可以了 , 其他不用太操心 。
电商平台复杂的运营规则 , 则把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商家直接劝退 。
转折点出现在以9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创业者的加入 。
潮州的95后陈佳烁、陈晓鹏从2020年开始创业做电商 , 主营潮州当地的日用陶瓷 。 陈佳烁的父亲属于老一辈创业者 , 经营着当地最大的陶瓷厂家之一 , 一直很抗拒电商 。
两代人磨合了很久 , 一直没达成共识 。 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 , 陈爸遭遇入行以来最大的挑战 , 才决定放手让儿子去试一试 。
陈佳烁将重点放在了拼多多 。 开店之初 , 店铺每天只有几十单 , 在陈佳烁、陈晓鹏的运营下 , 一个月之后订单量突破了日均1000单 。 这让陈爸很惊讶 。
2021年 , 陈佳烁、陈晓鹏的拼多多店铺开始爆发 , 整体销售额接近1000万元 , 今年预计翻一倍 , 是线下市场和外贸订单总和的两倍 。
祁县玻璃的厂家们 , 同样在年轻一代加入后 , 探索出了新的发展道路 。
在祁县长大的90后颉育麟和张俊帅在当地承包了一家工厂 , 投入两百多万元 , 刚开工就遇上了2020年的疫情 。 于是他将重心放在电商平台 , 在拼多多开店 。
让他意外的是 , 拼多多店铺起步势头很好 , 每天的自然流量能带来3000多单的转化 。 他很快组建起自己的电商团队 , 承租了2000多平的电商仓库 , 围绕店铺建立了从生产到售后的完整流程 。
两个年轻小伙子干得不错 , 带动着当地的工厂也跟着一块转型 。 一位干了30年的老厂长找到颉育麟、张俊帅一起尝试电商 , 在拼多多仅沙拉碗就卖出100多万个 , 完成了从外贸到内销的转型 。 当地的玻璃制品产业 , 也在探索中跑出了一条新销路 。
年轻一代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玩法 , 新电商则帮助乡镇产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 这在外贸产业带中尤其明显 。
至于那些被时代落下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带 , 也在“触网”的过程中完成了迭代 。
吉信镇的舒立俊为了找回失传的手艺 , 多次深入苗族村寨 , 拜访请教当地的老手艺人 , 终于拼凑出了蒲编手艺的全貌 , 蒲扇被编制出来了 。

吉信镇的人们在编织蒲扇 王鑫 / 摄
接下来是开拓市场 。 他先是盯上临近的凤凰古城景区 , 但效果不佳 。 后来他又前往乌镇、婺源、张家界、黄山等众多景区 , 销量也不见起色 。 景区的订单量太小了 , 而且也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