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百度:造车不如“造人”( 三 )


与简单的四足机器人和超前的人形机器人相比,百度的汽车机器人更符合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更大范围的应用场景和最快的应用速度,也将有更大的概率成为未来机器人的主流形态。
robot百度:造车不如“造人”
文章插图
低成本量产、无人化、商业化,初级汽车机器人照进现实
汽车机器人概念,可以被视为汽车发展的终极形态,距离实际落地尚有时日。现在,随着自动驾驶、座舱智能交互能力的日趋成熟,汽车机器人的初级形态也已出现,并开始接受市场的检验。
从对“汽车机器人”的定义来看,当下已经上路的Robotaxi无人车已经可以看作是初级的汽车机器人。但是,Robotaxi如何能够真正大规模上路,逐步进化为名副其实的汽车机器人呢?
robot百度:造车不如“造人”
文章插图
Robotaxi还要跨越三大门槛:成本可控的L4无人车、无人化运营和商业收费。
首先是实现L4自动驾驶的无人车要达到规模化量产的成本区间,与主流中高端电动车型价格基本持平,让汽车机器人从概念样车变成大众日常出行工具。
今年6月,百度发布了第五代Robotaxi无人车Apollo Moon,可以作为初级汽车机器人的典型代表。这款L4级自动驾驶无人车配备了13枚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2个激光雷达,计算平台的算力达到800TOPS,具备全传感器及计算单元冗余,完善的失效检测及降级处理策略,支持5G云代驾、V2X等功能。
robot百度:造车不如“造人”
文章插图
Apollo Moon包括整车和无人驾驶套件的成本是48万元,仅相当于行业 L4 级自动驾驶车型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作为Robotaxi,Apollo Moon可确保5年内的可靠运营周期。
假设同样的5年运营周期,一辆网约车和一辆Apollo Moon每月都可以收入2万元,Apollo Moon的整体营收就是:2 万元/月营收*60 月运营周期-48 万车辆成本=72 万元;一辆整车价格为15万元的网约车的营收为:2 万元/月营收*60 月运营周期-15万元车辆成本-司机成本(1万*60 月)=45 万元;二者 5 年周期的年营收相差约27万元,运营模式理论上已经打通。
这里面可以考虑几个变量因素。比如,随着智能汽车的传感器、计算单元等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新一代Robotaxi无人车的成本可以更低,达到中端网约车价格,成本优势更明显;Robotaxi理论上可以实现全天候运营,接单能力更高;相比较之下,网约车的运营成本将会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而提高。当然,当下Robotaxi运营的一大限制因素是安全员的配置。
第二,Robotaxi的另一进展就是实现无人化运营,即将车内安全员移到云端,通过类似百度推出的5G云代驾的方式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和接管。当远程安全员的接管能力实现从1对1到1对N的效率提升,Robotaxi运营成本将进一步下探。
在无人化运营上,百度已经迈出第一步,目前已经在首钢园区实现了车内无人的常态运营,在亦庄限定道路上实现了主驾无人的运营测试。真正无人驾驶正在照进现实。
第三,Robotaxi想要真正规模化上路,就必须开启商业化收费,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现在,一大利好是,自动驾驶出行的商业化已经启动。今年11月25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其中,百度萝卜快跑平台的首批68辆红旗车获得收费许可,也迎来了自动驾驶收费第一单。商业化收费的开启,使得自动驾驶出行有了规模化盈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