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李开复和“硬核”创新工场( 二 )


2009年 , 市场上关于即将设立创业板的声音已经流传了五六年之久 , 早一批成立的机构守候多年无望 , 或关停 , 或转型 。 当时 , 深创投已经在二级市场找“活路” , 达晨等一大批头部机构都收缩羽翼等待黎明 。 同一年 , 深圳驻扎多年的郑伟鹤听闻 , 创业板马上就要来了 , 忙拉来合伙人丁宝玉入伙筹备 , 准备在资本市场大展宏图 。 而同期 , 松和、基石等一大批机构都在窥视机会 。
终于 , 创业板敲钟开板 , 人民币基金迎来了高光时刻 , 这几年时间 , 通过重仓Pre-IPO项目 , 人民币基金打下了地基 。 而以红杉、高瓴为首的美元基金则在互联网项目上攻城略地 。
这厢是风起云涌 , 而大洋彼岸的另一边 , 李开复正在和时任谷歌CEO施密特商讨离职事宜 。
当时 , 施密特给李开复开出了比上一份报酬更高的工作合同 。 签字后 , 一切将沿着设定好的航线 , 继续向前飞驰 。 但李开复选择在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开启一段奔跑的人生 。
“在Google中国的时候 , 我不少能干的手下离职 , 其中大部分去创业 , 还有少数几位加入VC 。 要知道 , 当时谷歌中国把最顶尖的人才都吸引过去了 , 但在两三年之内就走掉了80% , 他们一个个都眼睛发光地对我讲 , 中国创业的时代来到了 。 ”李开复回忆 , “我开始思考 , 最后说服了自己 , 科技创业的时代必然到来 。 ”
事实上 , 业内对李开复的了解并不多 , 即便在高光时刻 , 作为微博大V、活跃的知乎专家 , 他游走于各种论坛之上 , 出现在各类银屏之中 。 但他像AI一样管理着自己的情绪和表达 。 看上去 , 他活泼善谈 , 但某种程度上 , 又带有一种科学家的“较真劲儿”——在自己的世界里 , 反复找寻最佳答案 , 然后不断地去验证 。
很显然 , 他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新的“答案”——天使投资+孵化 。
仍然回到2009年 , 赚上市的钱还是大多数机构重仓的阶段 , 天使投资的主流人群还是个人 。 虽然当时业内已经有声音认为 ,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 。 与海外相比 , 中国的天使投资尚处于萌芽阶段 。
就在拒绝谷歌的一个月后 , 以孵化投资为方向的创新工场在北京落地 , 效率惊人 。 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往是 , 早在2004年 , 李开复曾创办过一家叫“我学网”的企业 , 方向就是成为帮助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的平台 , 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 。
过去教书的背景 , 和职业经理人的经历 , 促使李开复乐于分享经验 , 并传递知识 。 这反馈到创新工场上 , 也恰到好处 。 而从研究者到跨国企业高管再到创新工场 , 李开复的思维模式始终没变 , 始终把握住产业变化浪潮的开端 。 也正如他预见的 , 这种投资+孵化的模式 , 在中国一经引爆 , 就是十来年 。
自2009年9月辞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一职后 , 李开复迅速出击 , 通过个人品牌为创新工场筹集到1500万美元的资金 , 投资者包括鸿海主席郭台铭、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陈士骏、联想集团主席柳传志、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 。
在当年的一次采访中 , 李开复曾透露当时的规划:“每年孵化20个商业项目 , 并选出5个进行首批风险投资 , 寄望创造出下一个百度 。 ”向平静的湖面投石子 , 总有波动 。 业内有声音认为 , 这种做法过于理想主义 , 成功的创业者难以批量生产 。 但另一个角度 , 对青年创业者来说 , 创新工场拥有毋庸置疑的巨大吸引力:对他们来讲 , 这不仅仅意味着另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 更意味着另一种价值观 , 另一种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