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脑汇|请来“蒋爸”,富士康离台积电还有多远?

百脑汇|请来“蒋爸”,富士康离台积电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百脑汇|请来“蒋爸”,富士康离台积电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百脑汇|请来“蒋爸”,富士康离台积电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第二次从中芯国际离开的半导体大牛蒋尚义 , 最近一次现身公众场所是在今年10月份的鸿海科技日上 。 当时被媒体问及出席原因时 , 蒋尚义回复道 , 自己与鸿海S事业群总经理陈伟铭是台积电时期的老同事 , “只是以来宾身份参加活动 。 ”
事情发酵一个月后 , 蒋尚义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有了更进一步的关系 。 11月22日 , 鸿海集团宣布 , 即日起邀请蒋尚义担任集团半导体策略长一职 , 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汇报 , 帮助集团制定全球半导体布局策略及技术指导 。
大半年时间内 , 这位已经76岁的老人就经历了一次“下岗再就业”的过程 。 今年3月 , 在接受美国“电脑历史博物馆”(CHM)访谈时 , 蒋尚义曾明确回应退休后的安排 , 称“现在还没有回去工作的计划 。 ”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在蒋尚义身上 。 加盟富士康 , 已经是蒋尚义职业生涯中三度退休后的第三次复出 。
在奠定其半导体行业大牛地位的台积电工作期间 , 蒋尚义就曾两进两出 。 在台积电任职期间 , 蒋尚义牵头攻克了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 FinFET等关键节点的研发 , 不仅成为中国台湾半导体发展从微米时代跨入纳米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推手之一 , 更是将台积电研发团队规模从400人扩编到近8000人 , 带领台积电超越英特尔、三星 , 从行业的技术跟随者发展为技术引领者 , 并将台积电打造成了半导体行业的“黄埔军校”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称赞蒋尚义是将台积电水准“从二军拉到一军”的重要推手 , 台积电内部员工更是亲切地称其为“蒋爸” 。
在台积电完成晶体管领先的计划后 , 带着践行先进封装的第二大梦想 , 蒋尚义奔赴中国大陆 , 开启了自己的后台积电生涯 。
在蒋尚义看来 , 随着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 , 半导体创新需要投入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 , 但回报周期却随之越拉越长 , 导致仅剩下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等少数半导体制造商有能力研发量产先进制程技术 。
如何打破上述产业瓶颈?蒋尚义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先进封装 , 即通过集成系统提升芯片之间的紧密性 , 使其性能优于单一芯片 , 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苹果M系列芯片 。 苹果将两个M1 Max芯片组合在一起 , 构成了MI Ultra , 在同样制程工艺基础上实现了性能的提升 。
但蒋尚义追梦的过程却一路坎坷 。 无论是在中国大陆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 , 还是在曾经声名一时的武汉弘芯 , 蒋尚义均未能一展抱负 。
现在 , 富士康开始成为蒋尚义寄托梦想的新载体 。
A
加入台积电之前 , 蒋尚义就已经嗅到芯片代工时代到来的气息 。
两岁时 , 蒋尚义跟随父母从重庆搬至中国台湾定居 。 台湾大学本科毕业后 , 蒋尚义远赴美国求学 , 1974年拿到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 , 蒋尚义先后辗转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德州仪器公司、惠普等公司 。
在惠普工作的后期 , 蒋尚义团队开始意识到每个公司都建立自己的IC技术和晶圆厂并无意义 , “对于IC技术来说 , 你真的需要规模 , 而且是一个大规模 , 小规模是无法生存的 , 因为它不可能有竞争力 。 ”蒋尚义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