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的中国式突围|甲子光年( 八 )


「甲子光年」采访的多位投资人和从业者的共识是 , 真正标志中国工业机器人在最主要的战场“国产替代”上取得成效且有第一梯队玩家产生的指标是 , 出现主流6轴工业机器人产品年销量过万台的企业 。 市场可容纳的这类头部玩家不会太多 , 3~5家而已 。
分歧在于 , 在这场10000台竞赛上 , 到底做什么场景、走什么路径的公司能率先跑出来?
一种观点认为 , 这些头部企业会出现在打磨、喷涂、焊接、搬运、上下料等主流场景 , 成为类似新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存在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 增量市场才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空间 , 头部企业会出现在细分场景 , 并做到在3~4个场景成为行业龙头 。 其竞争力在于能在深扎行业里把工艺做多深 。
金沙江联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奇认为这类公司的形态应该是“有标准化拳头产品的系统级方案提供商” , 既具备有竞争力的标准品 , 又有做系统集成方案的能力 。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 , 最后不管谁跑出来 , 这个让机器人不断进化、拓展工业自动化边界的竞争过程 , 都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 。 这背后 , 还牵涉一大群人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 。
在阳江时 , 珞石的一名工程师就曾偶遇一位过去是开刃师傅的中年出租车司机 。 司机说 , 磨刀一个月最高能拿到1万元 , 开出租车一个月则只能赚6000元左右 。
“那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身体受不了 , 一般做个四五年就都会走 。 ”
有些工作本就不适合人做 。 机器人解锁新场景 , 也是在解放人类自己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