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太空出舱背后那缕“曙光”( 三 )


口令下达完毕后 , 空间站正好飞出测控区 。 11分钟后再次进入测控区时 , 刘伯明已经将操作台拆除 , 并安装到节点舱门口的舱外工具箱上 。
在这种近乎完美的配合下 , 出舱活动的既定工作悉数完成 。 直到航天员安全回到核心舱 , 王焰磊一直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来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作为遥控指挥的“曙光” , 与出舱航天员之间天地一心、默契配合 , 是出舱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 。
任务结束后 , 刘伯明专门为他点赞:“指挥很到位 , 口令清晰、明确 , 关注点很细致 , 对我们的支持、提示和决策都很及时正确!”
个人追求和国家需求交会对接时潜能会被极大激发
2019年 , 由于空间站任务的需要 , 出舱活动训练提上日程 。 该训练面临前期经验不足、设备设施不到位、技术状态不确定、人员紧缺等诸多难题 , 领导希望吴昊能加入出舱训练组 。
这意味着 , 丝毫没有出舱训练经验的她 , 又要从零起步 , 攀越更高的山峰 。 很多人劝她说 , 出舱活动训练风险高强度大 , 不适合女教员 。 可吴昊一想 , 自己是航天员教员 , 既然组织需要 , 就应该勇挑重担 。
出舱活动训练种类多 , 任务量大 , 涉及系统多 , 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庞杂 。 吴昊抓紧一切时间补短板 , 她翻阅神舟七号任务训练资料 , 参加机械臂的工效学试验 , 到试验现场观摩舱体正样 。
2019年年底 , 航天员出舱活动水下训练拉开了序幕 , 吴昊参与了数百个学时的训练任务 。 她还自学潜水技能 , 辅助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 , 在水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
风险最高的 , 要数低压环境下的出舱活动训练 , 即航天员身着舱外服在接近真空条件下开展训练 , 如有疏忽 , 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
吴昊不敢大意 , 严格复核相关产品的技术状态 。 为确保训练流程与真实出舱程序尽可能保持一致 , 她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和流程 , 与各分系统指挥反复推演训练协同指挥程序 。
那段时间 , 吴昊几乎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出了家门 , 晚上将近12点才回到家 。 白天组织训练 , 晚上编写文件 , 连续作战40天 , 终于在腊月二十九如期完成了任务 。
大年初二一大早 , 当春节气氛正浓时 , 吴昊又悄悄地撇下仅团聚两天的家人们 , 返回工作岗位 , 继续备战下一阶段出舱活动训练 。
作为出舱活动训练组唯一的女教员 , 吴昊认为 , 教员没有男女之分 , 只有优秀和及格之分 。 而她的目标是向优秀努力 。
引起她共鸣的 , 是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说的那段话 , “当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能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交会对接时 , 个人的潜能就会被极大地激发 。 所有的苦都是乐 。 ”
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吴昊 , 生活也有声有色 。 她有一对可爱的儿女 , 翻看吴昊的微信朋友圈 , 基本都是有关孩子们的分享 。 她还擅长烘焙 , 一有空就给孩子们制作蛋糕 。 不过 , 由于工作忙的缘故 , 孩子们常说她是“看不见的妈妈” 。
高负荷高难度的工作 , 都击垮不了吴昊 , 孩子们的话却曾让她“泪崩” 。
一个周末 , 她吃过早饭 , 正要收拾东西去加班 。 见此 , 两个孩子警觉地问:“妈妈 , 你要干什么?”得知妈妈要去加班时 , 孩子们不说话了 。
当吴昊出门时 , 女儿一直把妈妈送到电梯口 , 喊着:“妈妈 , 再见!”直到电梯门关上往下走 , 女儿的声音还在楼道里一遍遍响起 。
吴昊忍着泪 , 心里想着的是 , “孩子 , 妈妈与你再见 , 是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航天人最棒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