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7亿收编“叛将”,任正非在自我测评上打C,华为高管集体反对( 二 )


?花17亿收编“叛将”,任正非在自我测评上打C,华为高管集体反对】2、华为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分割出来 , 如餐饮、运输、文印等 , 华为将这些业务向自家员工开放 , 可以让他们独立经营 。
?花17亿收编“叛将”,任正非在自我测评上打C,华为高管集体反对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华为2000年的内部创业方案对内心躁动的员工来说就是量身定制 , 很多员工都争相报名 , 但这次内部创业却成了任正非心中永远的痛 , 因为“华为天才”李一男出走了 。
三、天才出走 , 华为之殇
“一个李一男 , 半个华为史” , 这句流传在华为内部的名言既有对李一男极高的赞誉 , 也有着对李一男出走的惋惜 。
1997年 , 27岁的李一男被升任为华为副总裁 , 至今无人打破 。 李一男是一个技术天才 , 帮助华为研发出能够在海外市场与国际巨头匹敌的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 , 就连任正非私下里都凑近乎称他为“干儿子” , 想要将李一男培养成全面型人才 , 最终能够接任正非的班 , 成为华为总裁 。
?花17亿收编“叛将”,任正非在自我测评上打C,华为高管集体反对
文章图片
但2000年底 , 不愿管理营销部门的李一男趁着内部创业的机会选择了出走 , 并带着1000万的华为设备在北京创办了“港湾网络” , 短短3年销售额突破到了10亿 。
受李一男的影响 , 很多华为员工都在此时离开了华为 。 2001年9月 , 美国华平资本向港湾网络注资1600万美元 , 随后2年又累计注资数千万美元 。 有了资本支持的李一男不仅挖走了华为大批研发骨干 , 还私下让华为员工窃取华为研究成果 , 甚至利用自己在华为的影响力收买了市场人员 , 让华为避开了港湾的目标客户 。
很快 , 港湾网络成为华为在国内交换机领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 不断蚕食着华为的利润 , 当时在国内通信市场 , 华为占比为10% , 而港湾已追至8% 。
?花17亿收编“叛将”,任正非在自我测评上打C,华为高管集体反对
文章图片
另外 , 李一男违反了和任正非的“君子协定” 。 当时散伙时 , 李一男答应任正非只做代理商 , 不涉及产品研发 , 但身为一个技术天才 , 李一男又怎么可能忍得住研发的诱惑呢?
就这样 , 李一男借着内部创业与任正非在国内交换机市场分庭抗礼 , 而且还不断冲击华为的数据传输领域 。 情感和经济的双重损失彻底激怒了任正非 , 事实上在李一男出走时 , 任正非还亲自在酒店举办欢送会 , 盼望着这位“干儿子”有一天能回来 , 但没想到几年之后双方已互为对手 。
2004年 , 与美国思科达成和解后的任正非开始对港湾网络转守为攻 , 亲自下达了对李一男的“江湖追杀令” , 由孙亚芳带队 , 只要是港湾参与的项目哪怕华为亏本也要拿下 , 李一男最终在这场消耗战中落败 , 2006年 , 华为以17亿元的高价收购了港湾网络 , 华为第二次内部创业在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下黯然收场 。
?花17亿收编“叛将”,任正非在自我测评上打C,华为高管集体反对
文章图片
四、总结
不可否认 , 时至今日 , 内部创业都是公司退出机制和内部竞争的首选模式 。
虽然任正非第二次内部创业失败了 , 但更多是由于李一男个人影响力过大所导致 , 不能对“内部创业”这种刺激企业活力的方法予以否认 。
任正非采取内部创业本意是帮助一些元老员工或者落后员工寻找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 在这种模式下 , 华为对已经不能奋斗的老员工 , 不是冷酷地降工资、剥夺权力、或是末位淘汰 , 而是老员工可以选择离开 , 但离开华为依然支持你 。 避免了离开就是仇家的尴尬现象 。 但李一男事件的确让任正非非常自责 。 李一男离职的当年任正非给自己的评分是C , 理由是没有管好李一男在高管们的劝说下才改成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