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互联网+公益,如何引“全民”在民勤种植梭梭林?( 二 )


【顺丰速运|互联网+公益,如何引“全民”在民勤种植梭梭林?】许多网友正是通过短视频开始了解民勤县严峻的环境问题 , 并逐步行动起来 , 或分享短视频、或捐款甚至来到本地 , 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加入到环保公益中来 。
2、直播里“报告”与“募捐”;在一亿多活跃在直播间的播主中 , “种梭梭的马哥”拥有很强的辨识度 , 他的直播间不是“穿梭”在梭梭林中 , 就是在谈和种梭梭、民勤县防沙治沙等有关的内容 。 他的直播间长期挂着“公益捐助” , 网友只需点击“按钮”就可以捐赠一棵梭梭树 。
如今 , 习惯直播间的马俊河 , 已开始保持高频率的直播 , 和网友“报告”梭梭林即时情况和“募捐”更多梭梭树捐赠 。 这些视频平台也通过算法将他的直播间 , 分发到更多热爱公益、环保的人手机屏幕上 , 天南海北的人迅速在直播中实现“连结” 。
3、朋友圈卖货的“自力更生”;作为活跃在民勤县梭梭公益(公益治沙)最早的80后一代人 , 马俊河因为04年《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而被触动 , 当时根据报刊援引中国科学院专家观点 , 结论是17年之后民勤绿洲将会在地图上消失 。 2006年 , 马俊河、韩杰荣两人成立了“拯救民勤”志愿者组织 。 用马俊河的话说 , (当时想)努力了 , 哪怕17年后民勤绿洲真的消失也不遗憾 。
从受触动到真正的行动 , 中国人对家乡骨子里的热爱是他活跃至今最大的推动力 。 对于民勤绿洲的未来 , 马俊河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 公益组织和个人的贡献可以加速民勤防沙、治沙的进程 。 可长期“造血”还要靠本地生态的复苏 。
从09年开始马俊河就在朋友圈里向好友“推广”民勤蜜瓜、红枸杞、红枣、羊肉、肉苁蓉等特产 。
目前 , 马俊河已与152户群众签订包销协议 , 授权网店19家 , 至目前 , 累计农产品销售额达5117.5万元 , 带动就业700多人 , 为农民增收1921万元 , 电商帮扶农户373家 , 信息化惠农帮扶农户2600家 。
真探期间 , 天浩也参观了“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 , 在民勤县历史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 , 有组织有规模的防沙治沙行动就已经开始 。 从最早 , 科学家们研究出梭梭树、沙拐枣、花棒等在存活率、需水量上适合沙土地种植的植物 , 到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植树防沙治沙 , 再到马俊河互联网治沙模式的推行 , 几代人的努力和沉淀 , 才有了现在民勤县绿洲230万亩梭梭林 。
它们种植在绿洲几个重要的风口上 , 阻击风沙侵袭 , 缓和了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 , 让风沙无法肆虐到更多地域 。
马俊河因为熟悉互联网工具 , 通过和外界积极的“对话” , 吸引各界力量来到民勤治沙防沙 。 在这背后 , 也是无数民勤人和全国各地公益人士的努力 。 因为一颗梭梭树的种植与存活 , 其中包括打草方格压沙、种植、浇灌等复杂的流程 。
包括马俊河到本地人 , 面对着两块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茫茫沙漠 , 都知道仅靠人力是没办法完全将其全部绿化 , 可有科学规划的绿植 , 可以有效阻挡风沙对绿洲的蚕食 。 如一位当地大姐所说 , 过去风沙来的时候就像一堵黑墙 , 现在风里沙子越来越少 , 开始没那么可怕 。 过去的一场风沙 , 很多村子可能一多半农田被“覆灭” , 因梭梭林的广泛种植 , 风沙的威力变小了 , 它们“肉眼可见”的改变着这里的生存环境 。
梭梭林治理风沙的真实意义 , 在一个个短视频、直播间和朋友圈里汇聚 , 或正应了那句“科技向善”的话 。 作为工具 , 互联网也正在成为公益活动一个重要的“倚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