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36氪专访|英特尔中国2.0时代:打破数据中心的算力困局与节能壁垒

智能手表|36氪专访|英特尔中国2.0时代:打破数据中心的算力困局与节能壁垒

文章图片


作者|韦世玮
**
数字经济时代 , 算力已然成为新的生产力 。
而“东数西算”作为未来新基建的重要基石 , 上至云计算、下至主干网基建等环节 , 都匍匐着一大批玩家 , 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云计算厂商 , 或是浪潮、新华三、联想等服务器龙头 , 都加足马力布局市场 , 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
但市场竞争之外 , 数据中心的标准化、普及化发展 , 才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爆发 , 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 。 这亦是大势所趋 。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 , 2022年第一季度 , 全球及中国市场服务器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9.3%、34.2% 。 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520万架 , 近4年年均增速为33% , 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达1900万台 , 存储容量达800EB , 算力总规模超过140 EFlops 。
与机架数量及算力规模同样快速增长的 , 还有数据中心的耗电量 。 国家最新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年耗电量为2045亿千瓦时 ,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 。 不可否认 , 面对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 , 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高效、节能、绿色化发展 , 系统化减少碳足迹 , 是全数据中心行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
对数据中心来说 , IT和空调制冷设备是数据中心的主要能耗来源 , 通常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85% 。
其中 , 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的重要设备 , 其用电量约占IT设备的50% 。 从技术角度看 , 服务器系统的不同散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 , TDP)、业务需求和功能承接 , 都对数据中心环境、服务器各硬件和功率有着巨大差异 。
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 我们将目光追溯到产业链上游的核心玩家之一——英特尔 。
自从步入英特尔中国2.0时代 , 英特尔围绕数据中心 , 通过提高能效与功率密度、先进的制冷技术等支撑性的关键技术 , 在硬件、软件和生态领域加大投入 , 并加快推进产品路线图迭代 , 协同生态伙伴和终端用户一同推动着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进程 , 以及数据中心的相关标准化工作 。
近期 , 36氪在与其他媒体一同专访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 , 以及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 , 中国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兼中国区运营商销售总经理庄秉翰的过程中 , 我们既探讨了当前“东数西算”工程在算力、绿色化上所面临的挑战 , 同时也对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在中国的特色化发展做了进一步了解 。

以下为36氪等媒体与英特尔专访的对话 , 经编辑: Q:“东数西算”会涉及到一个长距离传输成本的问题 , 以及数据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 而是以够用为原则 , 因此也会牵扯到警惕产能过剩或者算力过剩的问题 。 英特尔是如何看待这两个问题的?
庄秉翰:“东数西算”上大概有8个节点 , 分布在全国比较广泛的面积 。 如果把“东数西算”或是整个网用起来的话 , 如何节约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传输延迟是非常重要的 。 运营商在这8个节点上 , 以前会通过省级 , 再到国家骨干网一级一级地传输 , 现在会在节点间建立骨干网级别的光纤 , 可以大大缩短传输的延迟 。 这个延迟越缩短 , 其实“东数西算”的优点就会更明显 。
之前大家其实并不是“东数西算” , 而是“东数西存”、“东数西训”、“东数西宣” , 当我们把节点间延迟通过高速光纤骨干网络级的传输设备联合在一起时 , 就可以使“东数西算”在西边处理的数据或者是负载就会越来越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