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到中国,美国为何热衷于搞“芯片制裁”?( 五 )


如何摆脱对芯片的进口依赖 , 避免被“卡脖子”?早日实现国产芯片替代 , 是业界的共识 。 实际上 , 美国的制裁和技术封锁 ,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芯片国产替代的进程 。
去年 , 代表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供应链行业组织SEMI的一份报告显示 , 中国正在快速发展芯片制造能力 。 该组织称 , 在2012年 , 中国在全球IC晶圆产能的排名还仅位列第五 , 但在2018年和2019年相继超过美国和日本 , 位居第三 。
SEMI称这一趋势“非常值得关注” 。 SEMI统计数据显示 , 自2019年以来 , 中国的IC晶圆产能持续增长 , 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14%和到21% , 预计2021年至少增长17% 。
SEMI预测从2019年到2021年末 , 中国存储芯片的产能将增加95% , 晶圆代工厂产能将增加47% , 模拟芯片产能将增加29% , 其中晶圆代工将占据晶圆生产最大部分 。
公开报道显示 , 目前中国总计有28座晶圆厂存储厂正在建设 , 投资金额达260亿美元 。 根据测算 , 这些晶圆厂的资本开支预计未来将保持年均25-30%的增长 。 已有多家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已经进入全球前十 。 比如在功率MOSFET市场 , 华润微、闻泰科技、士兰微跻身前十 。 在IGBT模块市场和IGBT单管市场 , 斯达半导和士兰微也都进入了前十 。
有行业人士对表示 , 中国芯片产业要想在最快的事件内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 可以学习当年日本的做法 。 协调行业龙头及产学研机构共同参与 , 集体攻关 , 减少行业内耗、企业内斗 , 集中力量办大事 , 或许可以更快实现突破 。
陈佳认为 , 相较于美国的制裁 , 真正制约中国芯片发展大局的 , 是我们自己的微观产业发展战略以及配套的人力资源 。 尤其是数学人才、精密制造、人工智能、关键领域供应链保障能力等 。
从日本到中国,美国为何热衷于搞“芯片制裁”?】“芯片企业要摒弃拿国家补贴政策套利的想法 , 要真扎实干迎难而上 , 努力实现国产芯片的独立自主 。 在目前的技术差距下 , 要想实现国产替代 , 中国芯片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 ”陈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