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万亿级机器人赛道,正在孕育下一个百亿美金独角兽丨什么值得投( 二 )


6.外资品牌如库卡等 , 技术水平足够高 , 但由于售价高昂 , 其协作机器人在中国销量一直未出现大幅增长 , 国产头部企业在技术上与外资头部有差距 , 但优势在于迭代快、性价比高 。
7.短期可重点关注协作与移动机器人赛道 , 从市场与投资回报率来看 , 长期则可侧重手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赛道 。

受产线柔性生产需求催动 , 移动、协作两细分赛道年增超30%
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242起投融资事件 , 总金额达到了267.7亿元 。 2021年1月至7月 , 我国机器人赛道融总融资金额约125.35亿元 , 移动、协作两个细分赛道融资数量占业机器人总数的31% 。
近两年 , 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这两个工业机器人的细分赛道正迎来爆发期 。
巨头入局:目前 , 进入中国市场的协作机器人品牌超过70家 , “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库卡(KUKA)都相继推出协作机器人产品线;2021年上半年 , ABB、宝马、亚马逊、字节跳动、宁德时代、森麒麟等超过11家巨头企业宣布布局移动机器人行业 。
初创企业频获融资:2021年上半年 , 协作机器人领域融资规模超30亿 , 越疆科技、艾利特、大族、节卡、珞石机器人等第一梯队企业均获过亿融资;仓储机器人领域第一梯队的极智嘉、快仓已拿到C轮以上融资 , 移动机器人领域优艾智合、木蚁、迦智科技、灵动科技、未来机器人等企业均拿到亿元级融资 , 软银亚洲、字节跳动、IDG、蓝驰创投、线性资本等几十家资本入局 。
为何移动、协作机器人这两年成为资本宠儿?
GGII所长卢彰缘认为 , 这两个细分赛道的火热是由市场需求与外部宏观环境共同推动 。
第一 , 外部环境驱动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疫情等因素推动工业领域加速自动化进程 。
第二 , 柔性生产是大势所趋 。 国家政策开始向制造业倾斜 , 汽车、新能源、3C、半导体行业这几年发展迅速 , 工业场景对柔性生产的需求强烈 。 小负载、部署简单的协作机器人能利用人机协作的优势 , 开拓更多中小型应用场景;在物流和制造领域 , 移动机器人则能满足各类产线的搬运需求 。
第三 , 国产替代加速 。 国内市场产业链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 部分头部企业产品海外销量不断上升 。
2014年 , 有54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 , 八成企业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 , 这一年可看作中国机器人产业元年 , 之后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工业机器人领域 , 目前国外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占据全球主要市场 , 许多国产企业则更多选择着眼细分市场 , 天花板相对较低 。 2019年 , 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的毛利率分别为31.8%、35.8%、30.3%、21.2% 。 国内厂商尽管市占率年年提升 , 但盈利空间较小 , 机器人本体业务毛利率大概为10%~20% 。
随着国内医疗、物流、3C、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高速发展 , 中小企业对柔性制造的需求大幅提升 , 市场对人机协作、移动搬运机器人的需求大幅提升 。
协作机器人在2014年之前主要以外资厂商优傲(UR)、Rethink为主;2015年以来 , 国产协作机器人新松、遨博、大族激光等企业纷纷入局 。 作为后发产业 , 目前尚未出现具有绝对垄断性优势的企业 , 初创企业拥有更多市场空间 。
在协作机器人领域 , 卢彰缘预测 , “今年增速将超30%” 。 GGII数据显示 , 到2023年 , 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8万台 , 市场规模接近1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