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快手高级副总裁于冰:技术toB,轻装上阵( 二 )


于冰胸有成竹 。 他加入快手六年 , 一手带起了作为快手技术基底的音视频业务 , 此前他还曾作为技术合伙人参与过两段创业——是典型的“在一线听过炮火声音”的高管 。
于冰用“想做、能做、可做”三个维度 , 回答了快手入局toB并推出StreamLake的原因 。
想做 , 来自快手“音视频+AI团队”对自家技术的信心 , 除了高密度的人才结构 , 更重要的是多年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 , 这让快手在参与诸如同行PK这类的大赛中 , 几乎都能处于不败之地 。
能做 , 是来自技术验证后 , 商业模式上获得的正反馈 。 于冰多次向36氪谈及“ROI” , 作为国内最头部的视频平台之一 , 快手自身的带宽量级接近上百TB , 投入巨大 , 通过一系列技术和算法优化已降低了相当比例的成本 , 而这种显见的正向ROI结果 , 也让企业客户对StreamLake的方案更加信服 。
可做 , 则是快手对于市场行业的判断 。
根据艾瑞数据 , 2021年中国视频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48亿元 , 预计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5% 。 对于快手来说 , 通过音视频+AI切入视频云市场 , 就算拿下10%的份额 , 也是大几十亿的空间 。
专访快手高级副总裁于冰:技术toB,轻装上阵
文章图片
“这个空间里的蛋糕在不断变大 , 就看刀子快不快 , 我觉得我们刀子还挺快的 。 ”于冰对36氪说 , StreamLake把快手服务大规模用户所积累的基础设施、AI、音视频、算法等核心能力 , 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方式开放给其他企业 , 形成全链路服务 。
从客户角度看 , 国内企业对于“视频化”升级需求尤其旺盛 , 诸如知乎这样的媒介升级痛点实则普遍存在 。 互娱、社交、教育、电商、房产、汽车……不论是互联网细分行业还是传统领域 , 都在加速由图文转向视频 。
视频化升级需要抓住窗口期 , 快速部署上线是前提 , 后面则是从有到优 。 问题是 , 视频是个当之无愧的“重工业” 。
通常来说 , 一家公司上马视频业务要准备半年到一年 , 花费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都非常正常 , 而且要持续投入 , 更重要的是 , 视频行业的人才非常稀缺 , 组建团队就需要较高的时间、人力成本 。 而StreamLake能够做到从编解码标准、播放器、算法 , 且一直到智能视频处理芯片全链路优化体验和成本 。
“我们就是要把视频化升级 , 从‘重工业’变为‘轻工业’ 。 ”于冰认为 , StreamLake的价值核心就两个点:提升体验、控制成本 , 快手将解决方案标准化并封装成一个操作系统 , 让客户简单接入 , 解决带宽成本高、创新和规模化效率低等难题 。
从想做、能做、到可做 , 从内部技术梳理到外部客户验证 , 快手对进军toB做好了充足准备 。 在正式推出StreamLake前 , 快手CTO陈定佳曾对团队说:“真正好的技术 , 不是在家里说自己好就好 , 要出去华山论剑 , 跟行业领先的公司一起竞争 , 并且客户愿意付费 , 才是好的技术 。 ”
重塑toB逻辑2022年6月 , 快手高管曾围绕toB业务展开过单独讨论 , “很像MBA深入剖析一个案例 。 ”于冰回忆道 。
这次讨论的一个核心命题是:阶段性探讨和总结StreamLake商业模式的成果 , 以及更大可能性 。
传统云厂商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行业里已经有一套清晰模版 , 从底层计算、存储等基础云资源(IaaS)起家 , 通过烧钱、价格战互相竞争 , 拿下规模 , 再在上层搭售PaaS、SaaS等软件产品;又因为软件产品很难起规模 , 最终云厂商还是要回到起点 , 卖回传统的计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