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Shopee 衰落幕后:一家最像中国大厂的东南亚巨头的全球化乱局( 五 )


一位曾负责过Shopee数据中台的前核心技术成员透露 , Shopee增速放缓内部来看早有迹象 , 2021年之前扩张一个新市场能让大盘流量直接翻倍 , 而后来虽然扩张市场数量变多了 , 但流量增长连50%都不到 , “隐约有种增长到顶了的感觉” 。
在这样的挑战下 , 许多Shopee新加坡员工把问题再次归结于中国元素的增多 。
“现在Shopee已经看不到什么国际化的影子了 。 核心业务团队转移后 , 甚至有人提出「我们没必要说英文」 , 跟海外团队开会的时候基本也都用中文 , 很多东南亚同事听不懂 , 解决的办法是会后再将记录翻译成英文 。 ”一位新加坡Shopee老员工对品玩说 , 公司早年间很注重内部多元的文化与氛围 , 这也令海外员工感到十分舒适、融入感很强 , “现在Diversity已经被杀死了” 。
此外 , 还有不少新加坡员工指责 , 这样的变化也破坏了曾经的扁平化沟通机制 。
据多位内部人士透露 , Shopee内部的组织架构不再如早期那般扁平化 , 以往一线技术人员直线汇报关系两层就能到达CTO , 而现在变得层级繁琐森严 , 底层员工甚至看不到所在业务线的完整汇报关系 。 有员工曾指出过这点 , 公司也因此曾设立了一个由下而上的反馈机制(Feedback Cultrue) , 新加坡办公室里各处贴着反馈系统的二维码 , 鼓励员工填写建议和想法 。
“更多就是形式主义 , 我反馈了几次都没有得到解决 , 久而久之也没什么热情了 。 ”一位新加坡员工表示 , 当由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形同虚设后 , “我们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没那么强了” 。
久而久之 , 身处一线的员工们有了一种活在“真空层”中的感觉 , 公司决策层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 虽然Town Hall Meeting仍在正常举行 , 但少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沟通氛围 。
“我能直观感受到的是 , 早些年我们人少规模小 , 的确一直存在线上技术问题 , 但改制后引进了那么多人才 , 规模也扩张了 , 技术问题却一点也没减少 。 ”一位Shopee新加坡员工告诉品玩 , 公司的技术人员都能通过一个系统看到整个产品每天的线上事故情况 , 就他近期观察来看 , 公司几乎每天都有P0/P1级事故爆发 , “这种大事故一天一个 , 有时候一天两个 , 但老板们似乎也不在乎 , 真的是一地鸡毛 。 ”
有Shopee员工甚至提出更严重的指控:
一名熟悉技术情况的人士称 , 他所在的小组由中国团队接手管理后 , 新来的技术负责人不仅带来了一批自己在前公司的下属 , 还把前公司的技术代码大批地搬过来用 , “这些代码还被丢给我们老员工修改 , 里面的细则和注释有很多原公司的信息 , 我们看来这是很严肃的抄代码事件” 。
Shopee另一个技术线的新加坡前负责人也有相似的指责 。
“当时有个分布式存储相关的项目 , 中国团队那边称从腾讯挖来了个大牛 , 一年之内就能把这个做出来 。 我们搞这行的一听就知道不可能 , 除非你就是拿人家的代码直接过来跑” 。 他表示怀疑 。
多位Shopee员工表示 , 由于缺少对Shopee产品的了解 , 加之直接复用其他公司技术造成的线上bug , 让本就不太稳定的平台系统问题频出 , 往往执行不过一个季度 , 就变得不了了之 。
“可能管理层们正忙着通过权力斗争坐稳自己的位置 , 先做到跟公司深度绑定 , 业务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 ”有员工如此猜测道 。
对于Shopee和SEA集团来说 , 是否能够重新找到中国基因与全球化基因之间的平衡点 , 将成为其下一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更具体来说 , Shopee当下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定义新加坡团队对业务和公司发展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