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最需要两个字( 三 )


《中国企业家》:韧性说起来是一个词 , 但背后毕竟有很多的行为和动作来支撑的 , 联想是如何培育这种韧性 , 以及如何保持运营的可持续性?
杨元庆:有很多方面 。 首先是生产的韧性 。 现在在生产上 , 我们是国内一套、全球一套 。 国内 , 我们在东南西北中都有布局 , 互相支持、互为备份;全球 , 我们有30多个生产制造厂 , 一半是自己的 , 还有一半是第三方帮我们生产的 。
其次 , 供应链也要有韧性 。 上游厂商一是不要搞单一货源 , 尽量每个东西都有备份 , 第二是建立战略性的关系 , 使得他们在供应紧张的时候能够优先给你 。 这些都属于我们供应链韧性的体现 , 即生产、物流、仓储、采购 。
第三 , 战略同样要有韧性 。 没有哪个企业能一眼把未来看得透彻 , 然后又有很强的能力 , 把战略一干就成 。 能够让不完美的战略在执行中逐渐完美 , 也是需要韧性的 ,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有很好的自我修正能力 , 这也是韧性的体现 。 最后 , 物流、销售等环节也都需要有韧性有保障 。
《中国企业家》:韧性也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 , 如同竹子有节 , 才能韧性十足 , 这可能是困难的正向意义 。
杨元庆:是 。 做企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 你得随时要有应对 , 在应对之后就能够积累财富 , 能够积累以后可以应对同样的风险、同样的挑战时的策略 。
杨元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最需要两个字
文章图片
杨元庆 。 来源:受访者
伟大的企业是熬出来的
《中国企业家》:在极端环境的考验之下 , 联想有没有意识到原来的数字化存在一些缺陷 , 恰好通过压力测试出来了?
杨元庆:的确如此 。 我们这个行业 ,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供过于求 , 市场要多少我们都能满足 , 但是因为疫情 , 大家都居家办公 , 所以对终端的需求爆发式增长 , 一下子变成了供不应求 。
在这种情况下 , 供应策略就完全不一样了 。 过去所建立起来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就要调整 , 而这恰恰是最好的用到智能化手段的机会:一个是更好地预测需求 , 第二是更好地安排排产 , 第三是更好地分配客户供应的优先级 。 这些都促进了我们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提升 。
《中国企业家》:能否具体描述一下数字化在制造端带来的新挑战?
杨元庆:你猜一下 , 我们一个订单大概平均台数是多少台?小于5台 。 一个订单要生产1000台、1万台 , 那好办 。 但是生产3台5台 , 对工厂的韧性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 因为你生产完了这一批 , 得不断地切换产线 , 所以我们就建了智能排产系统 。
《中国企业家》:你从2001年担任联想集团CEO后 , 似乎每年都要应对各种挑战 , 2003年遇上非典 , 作为一家国际化企业 , 后来又经历过泰国水灾、印尼海啸等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大事件 , 这是一份长长的清单 , 这对你个人 , 或者说对联想的抗打击能力 , 有什么影响?
杨元庆:每一次打击都应该用一个积极的心态、正面的心态来认识吧 。 我以后再遇到那些同样的打击或者是挑战的时候 , 那就变成了我有力的盾牌了 。 第二个是要有能力 , 你光有决心没有用 , 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 , 伟大的企业是熬出来的 。 要铸就一个伟大的企业 , 这个企业一定得经得起千锤百炼 。 一个伟大的企业最终是熬出来的 , 抵抗力也是熬出来的 。 任何一个企业要能够看到未来 , 得经历过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 , 联想现在快要迈向第四个十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