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 三 )


无利可图 , 上下游集体抛弃
快时尚品牌是傲慢的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在不少消费者眼里 , 这些品牌把欧美的尺寸版型照搬到中国 , 丝毫不做本土化处理 , 就是例证 。
陈彦林记得一个细节 , Inditex集团负责和他对接的品牌经理是公司高薪从西班牙请来的 , 不仅如此 , 集团还把这位经理的全家都接到了中国 , 在上海给租了别墅 , 负责所有日常开销 。 “一年得在他们身上花几百万 , 就是为了让那个经理能来中国 , 管中国区的业务 。 ”让陈彦林觉得夸张的是 , 即便这样 , 集团也不愿意提拔更懂中国本土市场的中国管理人员 。
快时尚品牌的傲慢还体现在别处 , 比如拒绝让中国供应商参观学习 , 却对西班牙本地的工厂进行扶持 , 不仅提供自动化设备 , 还派人指导 。 早些年间 , 即便面对双标 , 包括陈彦林在内的供应商依旧愿意合作的原因在于有利可图 。
陈彦林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早年间 , 快时尚品牌对于中国供应商的吸引力在于 , 订单的数量足够大 , 有操作空间 。 一般来说 , 快时尚会把基础款的生产放在东南亚 , 把T台款的生产放在西班牙当地 , 另外一些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的款式 , 比如需要特殊的印花、蕾丝、镭射激光的 , 会交给中国供应商 。
“中国有一个优势 , 产业供应链成熟 , 自己生产不挣钱的就转出去 。 ”陈彦林表示 , 高峰时期 , 他从这些快时尚品牌拿的订单量都以十万计量 , 因此 , 即便品牌方压价 , 他也能通过转移生产、调控成本等多种方式挣到钱 。
但随着快时尚式微 , 同一个款式的订单量骤降到几百上千件 , 再加上品牌方时不时单方面取消订单 , 包括陈彦林在内的供应商就不愿意继续合作了 。 陈彦林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不少供应商转而给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供货 , 也有不少像他一样的商家开始和国内的一些小众品牌合作 。
不止是上游供货商集体抛弃快时尚品牌 , 下游做库存处理的厂商发现挣不来钱后 , 也纷纷出走了 。
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
文章图片
(图/纪录片《真正的成本》)
时尚领域专家张培英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一般情况下 , 品牌库存处理的时候 , 切货以5万件起步 , 成色好的当季款100元到200元一件 , 成色不太好的便宜 , 几十元甚至几元 , 这些尾货会出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一些集合店 , 或者线上的打折清仓区里 。
“快时尚品牌的SKU太多了 , 打个比方 , 5万件库存 , 500个SKU , 平均下来 , 每个品类才100件 , 少的只有一两件 。 不光直播带货的费用不好结算 , 品类的分类工作还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人力成本、运营成本 , 挣不到多少钱 。 ”张培英说 , 疫情之后 , 线下生意不好做 , 也就没有商家愿意再给快时尚品牌去库存了 。
同时被上下游抛弃 , 使得快时尚品牌陷入了模式困境 。 一方面 , 其体量不再足以保证绝对的话语权 , 也没有多少厂家愿意低价供货了;另一方面 , 为了保障规模和上新速度 , 快时尚产生大规模库存积压是必然 。 如果没有下游厂商愿意接收库存处理 , 品牌方自身又嫌掉价不愿意做 , 库存积压就只能付诸一炬 。
快时尚 , 伪命题一个
快时尚之所以“快” , 在于其通过高效率形成的由“速度、价格、品类”组成的“不可能三角形” , 让时尚变得触手可及 。
以Zara为例 , 为了将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流行元素 , 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生产 , 其供应商大多设立在总部周边 。 上世纪80年代 , Zara还打造了独家“柔性供应链”:只做少量现货 , 及时获得市场反馈 , 火速追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