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 二 )


成于商业地产 , 败给电商
在静珊的印象里 , 快时尚品牌最鼎盛的那些年 , 随便走进一家大型商场 , 在一楼溜达一圈 , 就能路过好几家快时尚门店 。
的确 , 快时尚在中国的黄金岁月 , 离不开商业地产的助推 。 2006年 , Zara大张旗鼓地在中国内地开设首店 , 拉开了快时尚进驻中国的序幕 。 往后十余年 , 搭乘上商业地产东风 , 一众快时尚品牌随即起飞 。
陈彦林给Zara、Bershka等快时尚品牌做过供应商 , 他记得 , 这些品牌进驻中国的时间节点掌握得很好 。 “开中国首店之前 , 它们已经在国外开了上千家店 , 有了响亮的名声 。 ”陈彦林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这种来自海外市场的名声效应有两方面好处 , 其一 , 不需要过多宣传推广 , 就会有消费者慕名前来排队;其二 , 中国大型商业综合体会视其为引流利器 , 给出免租3年到5年的优惠 。
于是乎 , 吃到流量红利、免租优惠的快时尚品牌在中国急速扩店 。 有数据显示 , 2013年 , 商业地产达到了开业高峰 。 这一年 , 包括优衣库、Zara、H&M在内的10个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开了将近1000家店 。
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 各大快时尚品牌动作频出 , 低折扣促销、开放中国区会员制、借跨界合作款吸引眼球等举措轮番上阵 。
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行业风水突变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 。 这一年 , Zara新开的门店数只有6家 , 此前 , 其扩张速度每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上 。 到了2019年 , 名头响亮的Forever21、Topshop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 Gap、H&M的门店销售额也大幅下滑 , 快时尚颓势毕现 。
陈彦林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快时尚败走 ,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本土电商的崛起 。 据陈彦林介绍 , 2008年以后 , 淘宝起势 , 出现了一大批包括七格格、韩都衣舍、裂帛、茵曼等在内的电商品牌 , 拉动了上游生产厂家和下游批发市场的发展 。
“以前国外品牌下单 , 每个单品都下个100万件、200万件 , 只有大规模的生产厂商才有能力接单 , 中小厂商拼不过 。 ”陈彦林表示 , 随着淘宝电商的发展 , 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出现了淡化 , 从追求固定品牌到追求个性化 , 一些标榜原创、设计的品牌出现 , 开始养活中小生产厂家和批发商 。
反过来 , 这些中小厂家、批发商又带动了电商以及跨境电商的发展 。 在中国 , 一大批淘品牌陆续出圈 , 和快时尚品牌抢夺市场 。 在国外 , 靠积累中小厂家资源起家的Shein早已经击败了一众快时尚品牌 。
陈彦林记得 , 2016年前后 , Zara母公司Inditex还说要给全球所有员工分红 , 但后来就再也没提过了 , “被瓜分走的这部分客户和市场 , 对这些快时尚集团销售额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
在电商业态发达的中国 , 快时尚品牌不是没想过“打不过就加入” 。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 , Zara曾砸钱做过线上 , 有一阵子还力推自己的App , 但可能发现投资回报不高 , 就没做了 。
陈彦林也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 这些快时尚品牌没有不做电商的 , 就是实际动作没有特别快 , “即便默认他们很早就认识到电商的重要性 , 也已经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方案能突破目前的僵局了” 。
针对一众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电商发展大势下集体哑火 ,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则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尽管当初这些品牌看起来来势凶猛 , 但实际上只在国内一二线市场具备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 随着全渠道模式的迅猛推进 , 类似大众化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产品更新速度、渠道分销、价格策略、营销推广等各方面 , 明显都比本土品牌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