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消费电子,冻死在夏天( 三 )


“我依稀记得当年开箱iPhone4的感觉 , 那一瞬间手抖个不停 , 心脏狂跳 , 当晚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 。 在那之后 , 手机换了又换 , 却再也没有当初的感觉了 。 ”某知乎高赞回答如是写道 。 换言之 , 用户的这种感性诉求往往会被一次性满足 , 初次购入后便会失去对产品本身的新鲜感 , 复购意愿锐减 。
当下 , 无论是智能手环还是智能平衡车 , 均脱下了“爆款”的衣服 , 甚至就连市场需求一向稳健的Airpods , 上半年也传出缩减千万产量的消息 。 而“旧爆款”收缩 , 新爆款难出 , 消费电子产业的副线 , 恐将难以延续 。
等待下一个春天当下 , 无论是终端设备厂商还是上游供应链企业 , 所有蛰伏于寒冬里的消费电子玩家们 , 在奔赴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之余 , 也在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
而所谓的“春天” , 在不同玩家眼里或许有着不同的面貌——手机厂商们盼望着折叠屏能带领手机市场重回热络 , 上游供应链希望自身赛道早日摆脱弱周期 , 而电子烟品牌们期待的 , 或许只是监管态度放宽 。
而相较于前述不同赛道的期许 , AR/VR产业则像是玩家们的共识 。 虽说AR/VR设备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 但在此之前 , AR/VR产品往往只服务于用户“尝鲜”的感性诉求 。
从内容角度来看 , 纵使VR设备已推出数年 , 但在游戏领域真正配得上精品的作品仅有《半条命:Alyx》 , Meta Oculus Quest 2大肆宣发的《生化危机4VR版》 , 其原作实际上是2004年的产物 , 内容层面已然落后于时代 。
而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突然爆发 , 作为硬件入口的AR/VR设备显然被赋予了有别于过去的想象空间 , 俨然成为了“虚实相生”、“人格重生”的代名词 。 Counterpoint预测 , 扩展现实(XR)头显的出货量预计将从2021年的1100万台增长到2025年的1.05亿台 , 增幅约为10倍 。
在此背景下 , 腾讯、字节等互联网玩家带着热钱涌入 , 消费电子端的供应链企业也纷纷摩拳擦掌 , 试图承接需求 。
早已入局VR/AR赛道的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企业不断加大着相关领域的投入 , 而TWS出身的立讯精密 , 也在近日股东大会上表示“不会缺席VR/AR市场” 。 由此可见 , VR/AR已然成为了消费电子赛道共同的期待 。
然而 , 理想与现实间往往存在一定差距 ,近日 ,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公开表示 , Meta或将推迟 2024 年之后所有的AR/VR项目 , 并将今年出货量下调 25-35% 。 消息一经传出 , 歌尔股份市值蒸发百亿 。
这表示 , 纵使有着元宇宙及业界抱团产生的“安全感”加持 , 但消费电子能否通过AR/VR自救仍取决于彼时的市场需求 , 一度被寄予厚望 , 当下却反响平平的折叠屏手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因此 , 没人能回答所谓的春天是否会如约而至 , 毕竟答案揭晓前 , 真趋势与伪潮流间从来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