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昔日“第一买菜平台”每日优鲜:站在了悬崖边上

前置仓生鲜电商每日优鲜 , 站在了悬崖边上 。
作为曾经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 , 每日优鲜美股上市不到一年 , 市值已跌去98% , 且此前老股东也陆续逃离 。
有人将每日优鲜的溃败归结为生鲜行业的特殊性——生鲜本身腐败易亏损 , 以及非标的属性 , 很难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边际成本 。这种观点的例证是 , 生鲜行业除了创业企业基本清零以外 , 连巨头下场的许多项目也纷纷折戟 。
迫不得已 , 每日优鲜管理层在带投资人去标杆望京店时 , 也耍了一些小心思 。当时 , 投资人去门店 , 每日优鲜为了数据好看 , 就临时通知区域经理将门店划片 , 将原本3公里的覆盖范围转为5公里 , 并通知大山子附近的每日优鲜前置仓站点的派送员来支援 , 原本一天的订单500单 , 这样直接就变成了900多单 , 甚至是1000多 。
每日优鲜本来的客单价就很高 , 这就显得更厉害了 。当时 , 一度有投资人在现场拍手叫绝 , 直呼牛逼 。
魔幻2015:涌入的资本 , 冲走了天才的理性
2019年 , 创始人徐正第一次意识到 , 每日优鲜的整个局面正在失控:核心业务无止境亏损、创新业务节节败退、每日拼拼口碑崩塌、盒马模式试水失利……而这个时候 , 一个消息传来——多轮连投的腾讯 , 不愿意再为每日优鲜输血了 。
彼时 , 徐正为首的管理层陷入了恐慌 , 一边降成本、一边四处筹资 。最艰难的时候 , 徐正直接在2019年底的高层会议上痛哭流涕 , 感慨生鲜这生意太难做了……
在外界眼里 , 徐正显然是个天才 。考上科大少年班 , 才15岁;到了2009年 , 徐正才28岁 , 在联想中国区负责笔记本事业部的工作 , 是联想最年轻的事业部总经理 , 并将部门年均营收拉高到300亿元 。
集团内部相传 , 徐正因此被柳传志相中 , 去负责联想孵化的农业项目佳沃 , 而正是在佳沃 , 徐正第一次对生鲜有了直观的感受 。
据说徐正在佳沃最大的收获是两个 , 第一个是悟出了生鲜生意 , 要在产业的上游和C端进行布局 。第二个就是当时并没有把生鲜没有价值折损 , 也就是足够快 , 足够新鲜的交付给用户的方式 。这两个想法的叠加 , 决定了徐正创业的基本模式——一要和上游建立紧密的联系 , 所以要尽可能的搞产地直采的模式 , 二要给消费者足够快的物流体验 。
2014年 , 也就是著名的中国互联网上下半场的分水岭的前一年 , 徐正拉了自己的老部下曾斌创业 , 并首创了前置仓模式 。
无论如何 , 这对行业是一个贡献 。关于前置仓模式的死穴 , 文末会展开论述 。徐正创立前置仓模式的前期 , 据说资金颇为紧张 , 本人还为此几乎抵押过房产 , 他说:“一个创业公司 , 真的想干点啥事 , 没有任何单点资源优势 , 说白了 , 就得AII IN(全部押进)” 。
实话实说 , 当时大多数人是看不懂前置仓模式的 , 徐正也没少见投资人 , 拒绝每日优鲜的投资人 , 也比投资的人多 。然而 , 如果一直这样稳步发展 , 仔细打磨 , 寻找规律 , 每日优鲜的命运也许会完全不同 。可历史总是会拿人类最稀缺的天资和热钱捉弄人 。如果仔细观察徐正的履历 , 不难发现 , 他的人生太顺利了 , 15岁的少年班、28岁的事业部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