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辟一条 SpaceX 的国产商业化之路?( 二 )


李剑威:我们从2015年开始研究SpaceX , 一直在关注它的可回收能力 。 现在大家都看到SpaceX非常厉害 , 几乎没有失败的 , 而且都是用猎鹰9号 , 或者猎鹰重型火箭 。 但是真正从0到1 , 研究SpaceX的重点应该是在2012年到2015年12月21号 , 第一次实现入轨可回收的期间发生了什么 。
SpaceX从2012年开始用小步快跑的思路做了一个小火箭GrassHooper(蚱蜢火箭) , 就是蚱蜢跳火箭 。 最开始是在地面上不动 , 点火、熄火;接下来跳了四五米 , 再接下来就10米、40米、80米;到2013年的第四季度 , 一共做了8次试验 , 最高高度达到744米 。 通过这8次试验 , 基本上掌握了小火箭的低空发射回收的技术 。
2014年 , SpaceX研发了猎鹰9号开发版(Falcon9Dev) , 开始做高空的试验 。 从1公里开始 , 到10公里、100公里 , 在2015年底实现了入轨可回收 。 我们当时一直在关注SpaceX , 看了每一次发射的全过程 , 反复研究 , 结论是未来如果有公司要真正实现入轨可回收的话 , 这个试验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
深蓝这次一公里可回收的成功 , 相当于SpaceX2013年底到2014年初的状态 , 低空的回收试验已经做完 , 接下来要做全尺寸火箭的高空试验 。 如果类比SpaceX , 从做完744米的低空试验开始 , 到入轨可回收大概是两年多的时间 。 我相信有了SpaceX之前的积累 , 包括它给的样板来验证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 估计在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里 , 我们是有机会实现入轨可回收的 。
FounderPark:创业之前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创建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想法?
霍亮:2011年博士毕业后就加入了中国航天 , 工作了6年的时间 。 主要负责两个方面的工作 , 一个是航天器结构总体设计 , 主要是设计航天器的整体结构;另一个是航天器的系统设计 。
2016年 , 当时无论是学习或者工作 , 对于航天技术和技术创新都有很大的热情 , 当时特别关注美国的技术进展 , 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 。
一个是美国的臭鼬工厂 , 它们创造了很多世人瞩目的技术 , 还有著名的「14条规定」 。 作为有热情的青年设计师 , 我们也是期待想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 。
第二就是SpaceX的技术进展 , 2015、16年陆续实现了陆上、海上的回收 , 这些技术当时在业内还存在很多的争议 , 但我自己觉得火箭的回收以及回收这项技术和产品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 并且商业航天应该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 就决定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
FounderPark:作为投资人 , 能描述一下深蓝创业初期给你的印象吗?
李剑威:2019年的时候 ,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可回收 ,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成本结构 , 才能赚钱 , 否则一发一发打的方式对于中国航天的体系没有优势 。 当时霍总非常坚定地要做可回收 , 但是只有一份商业计划书 , 没有任何迹象能支持深蓝可以成功 , 所以天使轮我没有投资 , 但保持着一定的关注度 。
2021年7月 , 十米的可回收成功后 , 又做到一百米 。 基于前期对SpaceX的深入研究 , 我们觉得去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 , 也看到了一些关键的里程碑 , 就在11月份做了投资的决定 。 坦率地说 , 在深蓝做完一公里试验之前 , 整个市场对深蓝还是相对比较怀疑的 。
FounderPark:大部分企业都选择先入轨火箭 , 为什么深蓝选择液体可回收火箭的道路?
李剑威:火箭公司的早期收入相对比较少 , 不入轨的话可能会没有收入 。 有些投资人相对比较保守 , 选择先入轨能让VC知道公司能产生象征性的收入 , 有一定的收入体量之后再慢慢做可回收;但在中国如果只做入轨火箭 , 民营公司和国有体系相比可能没有太多的优势 , 不管是固体火箭还是液体火箭长征系列的性价比都很高 。 NASA的火箭比长征系列火箭贵很多 , 所以在美国先做入轨是可能的 。 但是在国内 , 如果不聚焦做可回收液体火箭 , 可能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