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吸金40亿元,夹缝中的协作机器人拐点已至?丨36氪新风向( 六 )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撰文表示 , 优傲16e(16kg负载900mm臂长)在实际工业搬运场景中十分受限 , 比如搬运15kg的箱子 , 边长就可能达到或超过600mm 。 由于臂长太短 , 机器人运动范围就会受限 , 不然箱子会跟本体碰撞 , 另外也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码垛 。 所以20kg负载 , 1750mm臂长的UR20才应运而生 。
伴随竞争加剧 , 未来协作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
前者的负载会越来越大、精度速度性能越来越高 , 而后者的工业机器人会设计得越来越安全 , 并且开始重视协作机器人的特性 。 四大家族之一日本发那科就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 , 将其协作机器人最新机型的产能增加至2021年底的3倍以上 , 这意味着机器人巨头的入场也将急剧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
2021年行业内卷起的一个小热潮是 , 将协作机械臂安装到自主移动的底盘上 , 让机器人真正拥有了智能的“手”和“腿” , 也就是复合机器人 。 复合移动人主要面向半导体、智能巡检、3C电子和生物医药等工业场景 。 据《2021-2022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复合移动机器人出货量超过900台 , 同比增长超过60% 。
但是 , 一台复合机器人的价格仍然过于昂贵 , 销售价格大约30-60万/台 , 在B端市场仍然面临成本和效率的行业难题——究竟是每个工位都安装一台机械臂 , 还是用一台复合机器人去负责不同工位的任务 , 两种方案的成本测算仍然取决于客户需求 , 而不是说一台复合机器人就能规模化复制 , 解决所有问题 。
2016年 , 是协作机器人的元年 , 因为彼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TS15066协作机器人设计标准 , 各家公司的标准化生产随之步入正轨 , 市场销售才开始真正起量 。
【半年吸金40亿元,夹缝中的协作机器人拐点已至?丨36氪新风向】时隔六年 , 协作机器人行业再次走到了发展的关键节点 , 这一次 , 单纯的标准已不能引起行业的质变 , 接下来比拼的将是哪家公司的产品或商业模式 , 能最先完成大规模的市场交付 , 跨越商业化落地的“生死线” 。
- 有效注册商标|“数”看2022中国知识产权半年“成绩单”
- 小米科技|天玑9000这么牛吗?上半年性能最强机是Redmi K50 Pro
- 8k电视|谁是8K电视的“王者”?这个品牌上半年占比高达87.8%
- 央行|上半年住户存款创近年同期新高 为啥中国人更爱存钱了?专家释疑
- 张宏江|上半年最强手机推荐 这三款性能颜值样样精通 价格虽贵你想要都给你
- 小米科技|下半年适合捡漏的3款老旗舰,性能强,关键价格还不贵,能再战5年
- 芯片|下半年最香旗舰?真我GT2大师探索版发布,售价仅3499元起
- 游戏手机|ROG 6预约开启:起步价3999,为何我说它是下半年最佳游戏利器?
- 芯片|下半年旗舰手机“生不逢时”
- iphone 14 pro|电脑真的卖不动了,上半年出暴跌,十年最大跌幅,华为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