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百亿出海收购,中国“马斯克”陷入怪圈( 二 )
凭借技术性创业者的专注气质 , 比亚迪在锂电行业中扎下了根 。
1999年 , 比亚迪研发出了当时比较领先的大电流放电电池;2000年 , 比亚迪还成为了摩托罗拉公司旗下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 , 一跃成为了国内手机电池行业的佼佼者 。
再过几年比亚迪还会登陆港交所 , 在名利双收的同时 , 为杀入汽车行业做足了铺垫 。
被超越是件很不爽的事情 , 但吉利一直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冲击中高端市场 , 吉利在2001年推出了号称中国第一跑的“美人豹” 。 为了与国际接轨 , 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意大利的设计师 , 把外形、线条都整到了极致 。
除此之外 , 李书福还斥资1000万元入主了一家广州足球俱乐部 。 这就有点类似给主播刷火箭、当榜一 , 通过冠名的方式来给品牌打广告 。
遗憾的是 , 这两次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
就拿所谓的“中国第一跑”来说吧 , 好看是挺好看 , 但马力不行 。 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足球队就更惨了 , 先是被吹“黑哨” , 紧接着晋级失败 , 一千多万打了水漂 。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资历更老的吉利一直等到2005年才在香港上市 , 落后于比亚迪3年 。
文章图片
几年之后 , 李书福又在一次活动中公开表示:“以演艺明星为主要人群的部分有钱人 , 现在只知道消费世界名牌 , 汽车要开宝马、奔驰 , 服装只穿法国的 , 甚至连包都必须用LV的” 。
言下之意就是——民族品牌不能崛起 , 都怪有钱人不买国产车 。
痛定思痛之下 , 吉利开始了漫长的国际化之路 。 在那些年里 , 李书福一边跟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接触 , 一边跟外国车企眉来眼去 , 以期完成品牌的升级和转型 。
2010年 , 吉利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份和相关资产 。
由于当时吉利与沃尔沃在市值上有着将近4倍的差距 , 这场收购也被很多人称为“蛇吞象” 。 在那之后 , 吉利还接连收购了宝腾汽车、英国莲花汽车和飞行汽车太力 , 很快就膨胀成了一个“巨无霸” 。
2015年的时候 , 看准了新能源赛道的李书福还提出了“蓝色吉利计划” , 宣告全面转型 。
按照他的说法 , 吉利不仅要“5年投入1500亿用于研发” , 还要在“2025年实现365万辆销量目标 , 其中新能源占比30% , 如果加上极氪 , 占比会提升到40%以上” 。
这么多年下来 , 吉利一共砸了多少钱?收购沃尔沃花了18亿美元 , 收购戴勒姆花了90亿美元 , 除此之外还有不下20家整车工厂 , 总投入加起来应该不下千亿 。
除此之外 , 吉利还是国内拥有汽车品牌最多的一家汽车集团 , 包括吉利、沃尔沃、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车、远程、领克、极星、几何、枫叶、极氪、蓝睿等等 。
产能+品牌的扩张 , 当然会换来销量的膨胀 。 自2017年以来 , 吉利连续五年位居自主品牌销量第一位 , 看起来声势很浩大 。
不过这些优势 , 却迟迟没能在股价上有所体现 。 按照目前的股价来看 , 吉利汽车的市值只有1500多亿 , 距离比亚迪的一万亿差着八千多亿 。
而在更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新能源领域 , 转型声势最浩大的吉利也没能扑腾起多大的浪花 。 2020年 , 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6.8万辆 , 占总销量的比例只有5.2% 。
没有销量 , 就无法对上游供应商“吆五喝六”;没有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 则无法满足资本市场对车厂“量价齐升”的苛刻要求 。
- 芯片|麒麟并没有被“斩尽杀绝”,花粉们再等一等,一切会如期而至
- 甘孜州|瞄准美团,京东外卖能翻起多大浪花?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微信对话陈春花: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是实现客户价值
- 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对话陈春花:应对不确定性,更要以客户为中心
- 带货|天下知识人的商业天花板,被新东方踢飞了
- 京东|48岁刘强东突然“退休”?接班人是个“花臂猛男”!
- 小米科技|下半年要发布的顶尖旗舰,堪称行业天花板,你更期待哪一款?
- 电池|截至2022年六月,这4款千元机最为超值,何必花大钱买旗舰机
- 西瓜|卖房有多少花活?小麦抵首付刚被叫停 西瓜换房又来了
- 笔记本电脑|山东济南,一男子花费12000多元,在网上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