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脸书“二把手”闪电离职,小扎在交接仪式示范了啥叫“商业互吹”( 四 )


另外 , 管理战略响应小组的Molly Cutler也将纳入Javi的管理队伍 , 向Naomi汇报 , 主要负责决策和执行工作的效率提升 。 我们会在接下来几周内发布关于组织调整的更多信息 , 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没有完成 。 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 各个团队必然、也必须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 以亲密无间的合作 , 让产品运营变得更有效率 。 只有这样 , 我们才能更直接地从客户以及社区成员那边获得准确反馈 , 再据此优化产品组合 。 未来可期 , 这对整个Meta也将是个好消息 。
总之 , 大家应该能感受到雪莉那强大的影响力了 。 我期待着与她培养的这些接班人们继续合作 , 也相信他们能够维持Meta的良好运转 。 但雪莉太出色了 , 我们还是要精心调整 , 才能实现平稳过渡 。
主持人:太棒了 。 感谢马克的分享 。 我想花几分钟时间 , 跟大家聊聊你们二位多年来的伙伴关系 。 马克 , 我前几天提过 , 公司在雪莉加入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我们都知道她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 但能不能带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程?你们合作的这些年中 , 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 公司又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
马克·扎克伯格:好啊 , 那是从雪莉开始 , 还是我先说?
雪莉·桑德伯格:肯定要从我加入前说起 , 所以马克你先来吧 。
马克·扎克伯格:好的 , 可能现在大家很难想象 , 当初的公司跟现在其实完全不一样 。 如今我们已经成了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 , 但获得了成功的人 , 往往容易忘记当初困难重重的岁月 。 总之 , 在雪莉刚加入的时候 , 我们已经有了Facebook这款超棒的产品 。 但当时大家熟悉的Web2.0时代 , 巨头们还大多没有出现 , 所以没人敢保证单凭广告业务能不能支撑得起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 更不用说一路发展壮大、甚至孕育出新的完整产业了 。
所以我们需要从“松散的创业文化” , 顺利过渡到“严谨的组织架构” 。 我们不能再满足于技术兴趣小组的状态了 , 我们得开真正的公司 , 以严谨的方式同时推进一系列不同的工作 。
但当时的老员工对这些事情完全没有经验 。 我们只知道怎么开发产品 , 怎么编程 , 怎么跟其他人分享技术心得 。 但怎么建立具备盈利能力的规模化广告业务?或者把企业规模扩展到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我们真的一点头绪也没有 。
这时候雪莉加入 , 不仅把结构确定了下来 , 而且只用几年就制定了以广告业务为核心商业模式的运营道路 。 而且一路走来 , 她还为公司培养了这么多核心人才 , 吸纳了新鲜血液 , 并引导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企业领导者 。
所以她刚来的时候 , 很多人都会半开玩笑地说 , 她就是我们这家公司的“监护人” 。
现在她监护下的“孩子们”终于长大了 , 已经有能力自行处理那些非常复杂、规模庞大的工作 。 有这么多人追随着你、延续着你为公司建立的组织结构 , 我觉得雪莉有理由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
但对于任何一位领导者 , 最后一道考验就是 , 能否在退出之后 , 让组织仍然保持良好运行 。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 , 任何人都有离开的一天——也许是为了探索新的项目 , 也许是有了新的生活规划 。 而我们的责任 , 就是要让现在的同事们 , 未来能够把这份事业接管过去 , 这样我们才能抽出身来尝试新的方向 。 我认为雪莉做得非常好 。 当初的起步阶段真的困难重重 , 即使作为事件的亲历者 , 我也不想回到14年前那种混乱的局面中去 。 我们分享历史的意义 , 就是理解当初的艰辛与青涩 , 进而更好地理解雪莉对公司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