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人类的高空机器人,如何撬开千亿美元的大市场?( 六 )


许华旸:外墙清洗应该是高空作业赛道里最大的一个细分场景 , 仅一二线城市的建筑外墙面积大概在100亿平左右 , 每年大概200-300亿清洗费的量级 , 考虑到一线城市清洗频次更高 , 每年的费用是要超过300亿的 。
这个场景的难点在于太复杂了 , 不标准 , 没法做出单款爆品 。 最后一定是结合不同场景的实际情况做系列化产品 。 有一系列产品部件 , 主要模组是通用的 , 这样就有规模化的潜力 。
但是也有办法切分场景 , 使用STP的方法论做切分 , 我们把整个楼宇外墙切成六大类 , 第一类是最简单的纯玻璃幕墙 。 第二类是只有纵框的幕墙 , 因为只有纵框 , 一列一列 , 不需要越障 。 第三类是只有横框的幕墙 , 那就横着走 , 也不需要越障 。 前三类的划分 , 主要是尽量不要越障 , 因为越障太难了 , 太低效 。 第四类定义为既有纵框又有横框 , 这就对越障有要求 。 第五类是那种整体造型比较规则 , 但是表面会有一些复杂的这种结构 。 第六类就是异形的 , 比如说鸟巢或者说「大裤衩」 。
现在我们主要是瞄准前四类 , 第五类和第六类暂时不做 , 将来可能第五类第六类会通过给大B客户做定制化专机的方式切入进去 。 短期我们还是先瞄准前面这种比较头部的 , 存量比较大 。
FounderPark:听起来高空机器人产品是很复杂的系统 , 上下游的技术和设备是采购整合的 , 还是你们自己做全链条呢?
许华旸:很多零部件在整个产业链是通用的 , 像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等 。 专用的一些磁铁、超高压水管等是专门的供应商 。 我们在北京市房山区有个组装厂 , 主要是做检测、组装和测试 , 供应链还是靠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做 。
产业链也比较成熟 , 电机、减速器都是国产的 , 很多芯片都是通用芯片 , 不受贸易战的影响 。 磁铁又是中国的出口材料 , 也不受影响 。 所以整个产业链也是比较完备的 。
FounderPark:对你们未来的商业模式 , 你们是怎么规划的?
许华旸:我们称为销售+RaaS(RobotasaService)模式 , RaaS是按照服务进行收费 。 很重要的是出海 , 国内客户集中度高 , 就采取直销的模式 , 国外更多采取渠道销售的模式 。
我们理解的海外策略 , 可能是全球化+本地化 。 全球化一定要做 , 但做的人一定是本地人 。 短期阶段还是要以渠道的方式为主 。 因为在海外没有足够的资源 , 海外的友商也是销售或者是租赁两部分 。 租赁设备在海外还是比较成熟的一个商业模式 。
FounderPark:如果有充足的资本支持 , 你们会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发展?
许华旸:第一个是产品线的丰富 , 包括在各个行业的垂直一体化的产品线 。 比如说船舶我们做了外板除锈 , 那接着要做内舱的除锈 。 下一步是喷涂 。 做完修船去往造船渗透 , 接着往航运走 。
能源行业像检测外墙系列产品化的落地 , 这个有国外的GeckoRobotics的对标了 , 业务确定性很大 , 国内的火电锅炉等也进入了后运维的市场 , 需求在增长 。 最后就是民用外墙清洗的六个场景 , 前四个场景尽快落地商业化 。
第二个是全球化布局 , 我们现在是成熟一款产品 , 出海一款产品 。 船舶除锈机器人 , 化工防腐机器人在国内都经历大概三年的打磨已经成熟 , 可以加速在海外的布局和扩张 。
第三是RaaS业务在国内的业务落地 , 还是希望能通过大的资金快速整合 , 抓住相对优质的用户 , 提前跟工程服务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 , 长期和船厂或化工厂等形成共生的生态 。
这些至少还能做6-8年 , 要做系列化产品线、RaaS业务的落地 , 以及全球化 , 要把整个高空机器人这个赛道引领起来 。 6-8年后 , 史河希望在这个赛道成长为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 , 成为一家百亿美金的全球化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