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人类的高空机器人,如何撬开千亿美元的大市场?( 三 )
感性上 , 我们找创业机会的时候是五一到十一的期间 , 正好是外墙清洗的高峰期 , 每天都能看到蜘蛛人在墙上作业 , 当时就觉得这么传统、低效的工种不应该再存在了 , 我们还在北京找了十几家蜘蛛人工程队的老板和工人去聊 , 发现大家对机器人的产品也很期待 , 因为行业内招工也越来越难了 , 成本也越来越高 。
文章图片
清理外墙的「蜘蛛人」|来源:Unsplash
理性上考虑 , 不能只做这一个场景 。 过去的移动机器人都在做海、陆、空三个场景 , 我们觉得外墙清洗这个场景属于一个非常独立的、全新的机会 。 当时就定位叫立面场景 , 整个品类叫高空机器人 。 我们觉得这里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机会 , 所以就去工业行业了解情况 。 很快 , 我们发现风电场景很合适 , 就进行了第一次尝试 , 但是后来并没有走通 。 不过通过这样的尝试 , 发现船舶、化工、能源、桥梁等其他场景里对机器人还是有需求的 , 有痛点和刚需 。
结合这样的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 , 我们选择了高空机器人作为创业的切入点 。 我们希望在这个赛道坚定地做上8到10年 , 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空机器人赛道的「大疆」 。
FounderPark:关于立面机器人 , 你们当时有进行过市场研究或者分析国外的技术产业现状吗?
许华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分析国内外的竞品 , 可以研究他们的技术路线以及瞄准的行业和客户 。 分析的第一家公司叫ICM , InternationalClimbingMachine , 他们的第一个场景就是风电 。 我们也模仿着去做了风电的方向 。 此外还研究了GeckoRobotics的火电检测机器人 , GE旗下的InspectionRobotics公司做化工罐检测探伤 , 荷兰VertiDrive公司的船舶除锈机器人等 , 我们将这些按照行业和功能分类 , 从中找出在国内比较容易落地的方向 。
最早开始做风电塔筒的清洗 , 然后第二个项目是管道爬壁机器人 , 第三个是高铁站立柱的场景 , 第四个才开始尝试船舶的除锈 。 除了我们自身的主动探索之外 , 经历了一些年的沉淀 , 也有一些项目主动地找到了我们 , 因为早期为了生存也接需求定制单 , 比如石家庄的东方热力 , 包括浙江省特检院也是我们的客户 。
就这样 , 通过我们自己的判断 , 加上被动的接单 , 形成了漏斗最上层的基础需求池 。 然后 , 在做的过程中 , 再去判断它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价值 , 之后再进一步产品化 , 然后持续一代代打磨和迭代 。
FounderPark:你们是如何把早期的一些单个项目产品化落地呢?
许华旸:我们落地的第一个产品是船舶除锈 , 实现过程花了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 。
最早听到这个需求是从机器人行业的一位前辈那里 。 他从客户那遇到这样的需求 , 觉得技术方面难度很大 , 就建议我们来做 。 全世界有十几万艘船 , 除锈需求很大 。 但是技术难度也大 , 船体很光滑 , 还要搭载超高压水管 , 机器人容易掉下来 。
我们先是做了竞品调研 , 发现国外有这个方向的机器人 , 觉得这个方案基本可行 。 国内也有高校之前做过课题研究 , 有一些技术资料 。 在他们的的技术路线的基础上 , 我们又进一步提升了磁铁的磁吸密度 , 还有曲面的适应性 。 因为之前做过风电的项目 , 就把曲面适应的技术在这里用上了 。 超高压除锈找了一些朋友了解 , 上游的关键配套也逐步搭建起来了 。
很快就做出了样机 , 用铁板测试后发现具有可行性 , 就开始找早期的天使客户 。 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找那些有意愿尝鲜的创新型客户 。 因为样机的效果往往不会太好 。 通过熟人推荐找到了两家客户 , 分别在江阴和舟山 。 在这两个现场不断测试 , 至少有实际场景了 , 整个研发的链条闭环 , 可以进行迭代了 。
- 华为|任正非谈华为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他的破题能力 而不是综合素质
- 软件|表面都是交友软件,实为“约会神器”?明码标价的“灰色交易”被公开
- 亚马逊|最值得买的手机排行公布!vivo S15系列配置强大,综合表现出色
- 红米手机|红米遇到对手了,两大厂商彻底合并后,隐藏的“黑马”已经出现
- 苹果|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款屏幕只有60hz的手机直接成为了销量冠军
- 小米科技|3500转让一台老旧的录音机,当收废品的是傻子?
- CPU|宏碁的“西装暴徒”:用十二代酷睿挑战桌面处理器
- 大数据|沉入海底,是数据中心的未来?
- 直播带货|可以监测血压和心电图的智能手环-dido Y1S血压手环
- Java|微信电话的反人类设计:声音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