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有着很多历史悠久的庙会 。这些庙会大多内涵丰富,保存着民众的精神信仰,被称为“活着的民俗” 。在众多的庙会中,三原县的城隍庙会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的一个 。
三原县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城隍庙会由来已久,史载自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7年)以来,每年八月都举办庙会,三原城隍庙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 。
相传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三原城隍庙供奉的是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 。城隍庙为宫殿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楼、殿、廊、庑、坊、亭等40多座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 。中轴线上布着三道门、四重排坊、五座重檐殿楼 。应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拜殿、陪殿、寝殿等主体建筑各具特色 。全部建筑琉璃盖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美若宫殿,体现了我国古建筑平面轮廊规正,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的特点 。
由于众多原因,庙会在当地中断了半个多世纪 。1992年,在该县政府的倡导下,中断多年的三原城隍庙会得到恢复 。
如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一至八月十五,三原城隍庙前汇聚了各种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心态,集中反映了人们崇拜敬重英雄的善恶观,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 。
现在的三原城隍庙会不仅吸引着当地百姓来逛庙会,还吸引着省内外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民俗摄影家聚焦三原城隍庙庙会 。
庙会的现场,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都来烧香拜佛,唱大戏、耍社火、跑竹马、扭秧歌,叫人流连忘返 。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摆满街头巷尾,锣鼓声夹杂着吆喝声、欢笑声响彻云端 。而热闹过后,城隍庙依旧静静地守候着这片热土 。虽历经风雨的侵蚀,它仍然巍然屹立,迎送着每一个来访者 。
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大街,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三原城隍庙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3月成立了三原县城隍庙文物管理所 。1985年改为三原县城隍庙博物馆,1986年元月改称为三原县博物馆 。收藏了100多通碑刻和近3000件珍贵文物 。
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 。古人对它的崇拜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的周朝,后为道教所信奉 。唐宋以来,祭祀城隍已成为普遍风俗 。明代还根据城市等级为城隍神规定了封号 。而三原城隍庙所供奉的城隍神,就是三原人唐代名将李靖 。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城隍庙坐北朝南,为宫殿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楼、殿、廊、庑、坊、亭等40多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 。庙门前是一座高约10米的照壁,正中嵌有鲤鱼跃龙门砖刻浮雕 。照壁后一对铁铸旗杆,高15米,重2万余斤 。高大的牌楼庙门,檐角高挑,藻井华丽,东西廊壁上嵌有岳飞书《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的石刻 。穿过二道牌楼、棂星门和戏楼来到中院大殿,它是庙中最为宏伟的建筑,面阔五间;东有赑屃(bi xi)驮化石碑,右有铁铸香炉,后面是三层寝殿,全部是琉璃瓦盖项,雕梁画栋,显得富丽堂皇 。寝宫为独特的庭院建筑,宫内有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的书法精品 。
城隍庙建筑特色
城隍庙古建筑群以均衡对称的正统方式把楼、殿、廊、庑亭等四十多个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全部建筑琉璃盖顶、雕梁画栋、结构严谨、肃穆壮观 。有“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的美誉 。山门前歇山一字形水磨砖影壁,高10余米,中间镶嵌有透雕的“鲤鱼跳龙门” 。影壁前铸有两万余斤重的一对铁旗杆,铁龙缠绕、气宇轩昂 。山门东西八字墙上有“苍龙训子”和“鱼龙变化”的砖雕,形象逼真而栩栩如生 。
正门前建造一座十二米高的歇山牌坊,坊额上书“威灵昭应祠”坊上木雕“龙戏珠”、“凤还巢”、“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给人以博大雄浑之感 。牌坊北面是城隍庙山门,高15米,又称“八卦悬顶无梁门”,因无梁檩,由十根明柱支撑,因在悬柱和八组斗拱方位上雕绘着太极图和八卦符号而得名,大门通内的中轴线上有三米宽青石路贯通南北 。山门内东西两边是牌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因其表志尽文畅,书法飘逸,雕刻精湛,故有“三绝碑”之称 。向北的第三道木牌坊,上书“陟降在兹”,下雕有“尧王访贤”、“岳飞赶 考”、“李白醉写”等典故,形象生动,立体感强 。向北的第二道石牌坊,额上石刻“明灵保障”,竖扁上刻“监视”二字,额坊上雕着“十八学士登赢洲”、“三顾茅庐”等典故,造形典雅,雕刻别致 。
石牌坊北面是戏楼,为九脊歇山式建筑,建造艺术精致,前后风格各异 。在额方,雀替等构架上木雕着“苍龙戏鳌”、“凤鸣朝阳”、“龙吟虎啸”、“威狮祥麟”等飞禽走兽,神态自然有趣 。
穿过戏楼,来到中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东西十八间廊房内有唐代出土文物和历代瓷器陈列展览 。中院两边的钟鼓二楼,高均为14.5米,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建筑,楼体承托在十二根明柱上,上有三米琉璃“高明”,挺拔醒目 。昂头上木雕着龙、凤、狮、象等,整体庄重,结构严谨而造形黄雅,形似故宫角楼而华丽有佳 。第四道木牌坊位于中院,是全庙最大的一座,上刻“明灵奠佑”,坊上斗拱重叠,奇巧精密,木雕满棱,有“八仙过海”、“圯桥纳覆”、“女娲补天”等典故,昂头上雕刻着58个童子,形制俊秀各异 。
【陕西三原城隍庙庙会】 城隍殿是由拜殿和献殿组成的大殿群体,整体高15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献殿内巍座着6米高的城隍神巨像和四大天王塑像,拜殿内陈列着20幅反映十殿阎君、十八层地狱庙藏画 。整个大典基高1.2米,东西分别立有洪武二年明太祖敕建城隍庙的大明诰命石碑和明万历年间铁铸的焚纸楼 。东西陪殿和大殿建筑相辅成趣,雄伟壮观 。最后面是寝宫,面积697平方米,由门、亭、廊、殿、楼组成并以厚墙密封,雕壁镂花,琉璃盖顶,别具一格 。精美绝伦的城隍庙古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技巧、雕刻工艺和彩绘艺术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是我国一份珍贵的古建筑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