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周陵祭祀礼仪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 , 这里自古物华天宝 , 钟灵毓秀 , 历史人文深远宏阔 , 是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 , 被称为“中国第一帝都” 。周文、武二王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 , 他们同三皇五帝并称为缔造中华文明有卓越功德的明君圣主 。周陵祭祀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从西汉发展至今 ,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周文王、周武王所代表的周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源头 , 对后世几千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影响深远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曲阜祭孔 , 咸阳祭周”的说法 。周陵同轩辕黄帝陵一样 , 受到后世尊崇和重视 , 被历代作为祭祀的帝王陵墓 , 从西汉年间建祠奉祀至今 , 已有两千多年的祭祀历史 , 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独特的周陵祭祀文化 , 在中华祭祖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周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源头 , 对后世几千年的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素有礼仪之邦的华夏民族 , 真正意义上是从周开始 , 而周礼制度的出现 , 则标志着一个完善的政治、文化体系的建立 。
古代的周陵祭祀一般为春秋两祭 , 清明节、中秋节时由皇帝或派朝廷命官、当地的地方官员代祭 , 凡遇国家有大事时另有祭祀 , 未有定数 , 或一年一祭 , 或一年数祭 , 总之 , 凡有重大事情或盛大庆典时都要遣官致祭文王武王陵寝 。新中国成立后 , 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多次对周陵陵园进行修缮 , 文物部门在大殿重塑了文武周公像供民众祭奠 。每年清明节各界人士集聚周陵 , 举行周陵祭祀活动 , “咸阳祭周”之礼正逐年恢复 。
相传周陵祭祀最早的文字记载于北魏 。祭祀大殿两边碑廊中陈列的40余块石碑 , 是历代周陵祭祀时所立的祭碑 , 其年代之连贯、数量之众多 , 在陕西省内乃至国内都甚为少见 。周陵目前现存最早的碑石是宋太祖时所立 , 1934年10月 , 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杨虎城等在周陵祭祀 , 成为近代周陵最后一次祭祀活动 。此后 , 祭祀活动因种种原因几经中断 , 上世纪80年代 , 经由周陵当地政府、文管会等相关部门论证、挖掘、整理周陵祭祀流程 , 使得祭祀活动又重新兴起 。
如今的周陵祭祀活动历时三天 , 三天之内除清明当天上午举行祭祀大典外 , 祭祀仪式还会举办秦腔、文艺专场演出、书画义卖、燃放烟花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 同时 , 周陵附近村庄的群众还会自发进行锣鼓、秧歌等助兴演出 。
周陵祭祀流程分为如下几项:首先主祭人就位 , 击鼓、鸣钟、奏乐 。击鼓13通 , 代表华夏13亿子孙 , 钟鸣九响 , 代表九州华人 , 奏乐一般为民乐十三弦;其次 , 敬献花篮 , 周文王后人敬献祭品 。从古至今每次周陵祭祀 , 文王后人都会参与 , 壬辰年周陵祭祀参与者姬军已是文王第84代后人;宣读祭文 , 每年祭祀的祭文都由精通历史、文学的专家、学者撰写 , 祭文的主要把内容概括颂扬文王、武王的历史功绩、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对文武二王的缅怀、现今社会的国泰民安等;最后 , 集体向文武成康行三鞠躬礼 , 谒拜文、武王陵 , 所有参加祭祀的人员绕文、武二王陵园各一周 。
【陕西咸阳周陵祭祀礼仪】 如今 , 现遗存周陵费家村费家后裔成为守陵人 , 他们也见证了历代帝王祭祀的壮观场景 , 并将之口口相传至今 。而周陵祭祀也成为中华儿女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一次盛会 。与此同时 , 在周文化“包容、开放、执善、尊重”的理念指导下 , 催生了一代又一代学问大家 , 形成了咸阳人独有的明理、诚信、敦厚的性格 , 开创了咸阳乡阜民丰、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