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Kindle 9年,从“阅读宠儿”到“泡面神器”( 二 )


当然 , 市场有市场的优胜劣汰 , 一时领先 , 不代表永远领先 , Kindle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
陈根:Kindle 9年,从“阅读宠儿”到“泡面神器”
文章图片
Kindle失宠
虽然在一段时间里 , Kindle都拥有着绝对的市场占有率 , 但却依然遭遇了增长乏力的困局 。
首先 , 从硬件上来说 , 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日益普及 , Kindle的阅读功能有了更多的代替者;再加上掌阅、京东、华为等纷纷推出阅读器品牌 , 同为电子阅读器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 , 抢占了本就不大的电子阅读器市场 。
实际上 , 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背景下 , 不只是Kindle , MP3、MP4之类的 , 具有单一功能的电子产品几乎在市场上消失 。 即便这些年大火的平板电脑 , 也与手机没有可比性 , 2020年中国市场上的平板电脑出货量 , 基本只占手机的十分之一 。 相比之下 , 为了电子书这个单一功能 , 却要多带一个设备 , 就显得非常不划算 , 毕竟电子阅读对于手机来说就是一个App的事那么简单 。
其次 , 从Kindle自身来说 , 近年来Kindle的产品迭代几近停滞 。 Kindle的迭代产品几乎没有什么配置变化 , 就连高端产品KindleOasis2 , 也只是将屏幕尺寸升级 , 增加防水功能 , 配备金属一体机身罢了 , 甚至没有配备Type-C接口 , 确实让人没有什么更新换代的欲望 。
不仅如此 , Kindle的墨水屏极其脆弱 , 几乎禁不起任何磕碰 , 一旦磕碰后 , 就会留下白色光斑 。 墨水屏更换价格又较贵 , 在250-300元左右 , 将近产品价格的一半 , 导致多数使用者放弃维修 。 另外 , 墨水屏仅支持黑白灰的呈色效果 , 对于具有众多彩色配图的书籍 , Kindle则显得无能为力 。 并且 , 相较于手机和平板电脑 , Kindle的读取速度和翻页速度也较慢 。
最后 , 喜马拉雅、蜻蜓FM等听书平台的崛起 , 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 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 , 知识的获取更高效、便捷 , 也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电子阅读的市场 。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 , 2020年用户平均单次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时长为79.3分钟 , 有声阅读时长为62.8分钟 。 而2020年短视频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达到110分钟 , 容易“上瘾”的短视频不断蚕食人们的时间 , 这也就意味着阅读的时长或许也将被侵占 。
另外 , 正如前所述 , Kindle的诞生 , 本身是为了促进亚马逊电子书业务的生态化和排他化的完成 。 生态化体现在用户使用Kindle之后 , 会自然而然地拥有Kindle账号、在Kindle商城中查阅书籍 , 进而在商城下单购买 。 这样一来 , 用户便被沉淀在Kindle电子书生态内 。
但事实上 , Kindle的电子商城定价并不便宜 , Kindleunlimited那种包月、包年服务也不够划算 , 新近出版的热门书几乎都无法使用 。 而对于这个问题 , 国内的很多读书软件做得比Kindle要好 , 微信读书、京东读书、豆瓣阅读等国内App的价格优势都明显强于Kindle 。
尤其是背靠腾讯的微信读书 , 更是拥有海量电子书资源 , 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 。 据阅文集团2020内容合作伙伴大会数据显示 , 微信读书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1亿 , 其中纯出版类用户的日活跃量超过200万 。
并且 , 从这些热门App里衍生出来的读书功能 , 也有更强的社区氛围 , 比如相互点赞、留言等互动 , 好友之间的阅读时长排名 , 让电子阅读的过程更有趣 , 也打造了纸质阅读完全不具备的体验 。
于是 , 在各方面的比较之下 , 很多人购买Kindle之后 , 仍然会回归手机、平板电脑和纸质书的怀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