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走了,全球化连接点又少了一个

Kindle走了,全球化连接点又少了一个
文章图片
文|波波夫
一个时代结束了 。
儿童节第二天 , 亚马逊中国发布了Kindle的讣告:“亚马逊将于一年之后即2023年6月30日 , 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 在此之后 , 您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 。 对于已经购买的电子书 , 您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 , 并且可以在此后继续阅读 。 ”
这是继2019年关闭中国国内零售业务之后 , 亚马逊再次停止又一核心业务——kindle电子书在华运营 。 至此 , 亚马逊在中国大陆仅残余跨境电商和云计算还在运营 , 这两项业务前景亦晦暗不明:跨境电商式微多时 , 外资身份注定了在云计算领域无法大展拳脚 。
也许再过几年 , 亚马逊又会发几封类似声明 , 继续小步快跑 , 有序撤离 。
和麦当劳汉堡、可口可乐汽水、丰田汽车、加拿大鹅、苹果手机一样 , 手机上的那个亚马逊logo和kindle电子书 , 常常给用户一种自我满足、平等、连接的幻想:我们都是世界公民 , 都是全球化的弄潮儿 , 这些全球性品牌在中国的四面开花 , 是过去二十年“世界是平的”预言的最佳注脚 。
每一样全球品牌进入中国 , 也密织了中国与世界的连接网络 , 当它们转身离开时 , 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由于市场竞争“勇者进、败者退”的正常退出 , 但是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 , 总还是会有些别样的感伤 , 对Kindle重度用户尤甚 。 和服装、食品、饮料品牌不同的是 , Kindle是一种知识交流的符号 , 尽管Kindle上出版物在其他电商平台都可以买到 , 但Kindle创造了一个独特消费的泡泡场景 , 一如你从家里冰箱拿出可乐一饮而尽和在麦当劳里喝到满是冰块的可乐不可等同视之 , 更关键的是 , 就我个人的使用体验而言 , Kindle商店里的相关图书推荐非常棒 , 极大扩展了我的书籍视线范围 。
Kindle的离去 , 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 , 中国与西方的知识桥梁又垮了一座 。 尽管今天微信读书、京东读书、掌阅风起云涌 , 但总体上尚未建立类似Kindle和消费者这样的情感连接 , 假以时日也许有可能 。
对于Kindle重度用户来说 , 当你在地铁、在机场、在酒店 , 瞥见另一个手拿Kindle的人时 , 距离感会被莫名拉近 。 去年 , 我在逛上海的茑屋书店时 , 亲耳听到两个爷叔在交流如何给Kindle换电池的心得 , 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 而今天我却开始给书友们安利“微信读书+小米阅读器”的组合有多香 。
亚马逊从未公布过Kindle的具体销售数字 , 无论是全球的还是中国的 , 但它一度是如此地耀眼 , 这点是无法用今日的成王败寇来否认的 。
亚马逊在2007年推出第一款Kindle , 也是堪称划时代的产品:在亚马逊全球平台上 , 仅用三年时间就让数字图书超越传统图书的销量 。 2012年 , 亚马逊推出升级版电子书阅读器Kindlepaperwhite时 , 曾经引发了类似iPhone4那样的哄抢效应 , 消费者从预订到拿货往往要等待超过4周时间 。
Kindle面市整整六年后 , 也就是2013年6月 , 中国消费者才等到中国版的Kindle , 在此之前 , 大部分中国的尝鲜者 , 只能从日亚、美亚等其他亚马逊渠道购买Kindle , 然后自行安装txt.或者PDF格式的图书文件 , 把漂洋过海来的Kindle作为一个离线的本地设备看书 。 可能正是由于这种需求被长期压抑 , 爆发起来尤为壮观 , 中国市场曾经给予了Kindle巨大惊喜 。
我们从公开资料能查阅到的 , 只有2018年亚马逊中国官方的一份新闻稿中勾勒出Kindle帝国的侧影:“自2013年6月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 , 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市场已售出数百万台 , 中国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销售第一大市场 。 ”尽管如此 , 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很难称得上是一款大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