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秦并巴蜀之际建县 , 县城因系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屯兵时所筑 , 故又名“姜城” , 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之城、文明之城 , 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 有“汉代文物之乡”的美誉 。千年“姜城”湮没了许多人和事 , 昔日英雄成了历史的尘埃 , 只留下残缺斑驳的城墙和昂首驻立的石兽守望着一代代“姜城”儿女 , 述说着曾经的辉煌 。如果说还有什么伴随了千年的“姜城” , 成为一代代“姜城”儿女一生的记忆 , 那就是芦山花灯 。
芦山花灯是四川三大花灯之一 , 是从古老的傩戏--庆坛(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戏种 , 200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四川芦山花灯】 据芦山现存的国家重点文物汉碑《樊敏碑》所记:“季世不祥 , 米巫凶虐 。续蠢青羌 , 奸狡并起 , 谄附者众” , 表明汉时该地区巫风妥盛 , 与祭祀礼仪相伴生的傩戏(庆坛)应运而生 。
另据清朝乾隆年间《芦山县志》记载 , 芦山花灯在北宋时期就已兴盛 。有民俗专家认为 , 芦山花灯兴于汉 , 盛于宋 。由此推断 , 芦山花灯已有2000余年历史 。芦山花灯能传承发展至今 , 必然有其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 。
庆坛活动在芦山历来十分盛行 , 单调乏味的法事旷日持久 , 故难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 于是庆坛中便逐渐加上了灯戏 , 以达到娱人又娱神的目的 。久而久之 , “灯坛两开” 。于是芦山花灯就从庆坛的巫术活动中独立出来 。
以前 , “幺妹子”是由男角扮演 。有专家考证 , 角色的反串 , 说明花灯跟庆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因为做法事的都是男性 。即便在今天 , 芦山花灯“丑”和“旦”的表演方法 , 其眉眼、指爪、身段、步法、念白、唱腔等 , 仍有庆坛中巫术表演的影子 。所以 , 芦山花灯是“傩中有灯 , 灯中有傩” 。
芦山花灯离不开一个“跩”字 。“跩”字道出了芦山花灯的绝活 , 是芦山花灯的核心和表演要领 。“三花脸”和“幺妹子”不仅要学、说、逗、唱 , 还要扭起“鸭子步” 。
芦山花灯除了乐队和帮腔外 , 主角有两个 , 一“丑”一“旦” , 即“三花脸”和“幺妹子” , 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芦山人 , 方言土语、歇后语、大实话 , 诙谐机趣 , 通俗易懂 ,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演出不择场地 , 庙前广场、田间地头、堂屋院坝 , 随处可演 。伴唱的乐器也很简单 , 除二胡必不可少外 , 锣、鼓、唢呐均可不要 。
芦山花灯虽是地方戏曲 , 却融合了多种民族风情 。“三花脸”不但反穿皮袄 , 而且还斜挎半边膀子 , 明眼人一看便知 , 反穿皮袄是羌族人的习俗 , 斜挎半边膀子是藏族同胞的穿着 , 而表演者的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 。由此可见 , 芦山花灯能传承千年 , 除其表演幽默诙谐、道具简单、不择场地而外 , 能扎根服务于群众 , 不断创新和融合表现形式 , 才是其不断的生命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