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蒲江幺妹灯

蒲江“幺妹灯”是首批入围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当地民俗文化,起源于盛唐,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素有川剧活化石、川西二人转之称 。
幺妹灯产生的历史已无确凿证据可考 。在《蒲江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述:“龙灯、狮灯为庆典的文娱活动得到继承和发扬 。除此之外还有牛儿灯、幺妹灯、踩旱船等 。”根据对民间文化素有研究的吴芝海讲述,幺妹灯产生于唐太宗年间,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种男女间同台说唱的表演形式,后来被皇家认可而得以普及 。长久以来,川西一带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期间,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幺妹灯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不少大户人家请幺妹灯到家里学出,邀左右邻室共欣赏 。
幺妹灯中的扮演者有一个从男到女的过程 。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不能抛头露面扮幺妹,再加上演出中台词有点“荤”,常拿男女之事来说笑,常男扮女装 。1949年后由于妇女地位提高,女性才开始在其中正式扮演幺妹角色 。
解放后直到文革时期的10多年间,是幺妹灯在蒲江的全盛时期,在广大农村,到处是歌声不断,山野村庄常见幺妹灯表演 。人们沉浸在得到解放获得土地的无限欢乐之中 。二十世纪60—70年代由于文革,幺妹灯被斥为封资修,遭受批判,几近消失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尤其是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幺妹灯在一部分老同志和热心人的关心下开始逐步恢复,并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 。
幺妹灯一般只有4个演员,其中,一个幺妹、一个花鼻子、一个媒婆和一个机动配角 。另外,还有4个锣鼓将(锣、鼓、钹、罄各一)和一个胡琴师 。如果加上花轿、配上伴娘、新娘等演员可达20多人 。演出的节目短小精悍,一个节目中只需十几分钟即可演完 。
幺妹灯的内容大多是反映农村的生产生活事情 。如娃子打草鞋、请长工、小放牛等;台词通俗易懂,没有咬文嚼字,多有四川方言土语 。如把“吃饭”说成“吃牤牤”,把一事无成又爱扯谎的人叫“日白将” 。
幺妹灯说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道的是农村中的生产生活,唱词典故遍及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剧目有《小放牛》《幺妹放羊》《路遇》《幺妹选郎》《幺妹盼郎》《十会幺妹》《六层逢春》《十月怀胎》《双拾黄金》《幺妹梳头》《幺妹摘花》《劝夫》《嫁妈》《观灯》《背媳妇》《打草鞋》《驼子回门》《十不改》等 。
幺妹灯演出中多有劝人孝敬长辈、戒戒烟和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等 。以花鼻子挑逗幺妹开始,媒婆和其他人帮腔 。在诙谐的说学逗唱中表达故事,推动情节 。花鼻子是搞笑的主角,自始至终扮演搞笑的角色,其动作和情节设计上比相声、小品还高一筹,在民间人们常把爱说笑善幽默的人称为“花鼻子” 。
幺妹灯唱腔质朴、婉转、悠扬,唱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演员化装艳丽,表演富于热情,亦庄亦谐 。以风趣的语言,幽默的说唱,夸张的动作见长 。常以男女之间说学逗唱,打情骂俏的表面形式来表达对生活中假丑恶的揭露和鞭鞑,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喜爱 。
幺妹灯演出不受场地限制,兴致所至随时随地可表演,可男女二人亦多人同时表演 。一般有二胡、笛子、锣鼓等简单的乐器伴奏 。
幺妹灯历史悠久,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充满智慧的文化形式,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 。其表演形式的丰富性和表演内容的多样性为后来的川剧等多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 。保护、研究、利用好幺妹灯这种根植于民间文化形式对于推动地方戏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幺妹灯贴近群众生活,不拘一格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是它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 。看过幺妹灯就会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成为文化生活的美好记忆 。
1980年,蒲江幺妹灯在大塘镇慕文学带领和组织下登台演出,看灯的群众追随灯队数公里远,俗称“撵灯” 。
2006年,蒲江幺妹灯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慕文学成为蒲江幺妹灯传承人 。他广泛收集民间的幺妹灯唱词,不断改编和加工,既保留其原始韵味,又揉进现代生活元素,使幺妹灯这项古老民间艺术焕发出艺术青春,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
2013年春,慕文学遭遇车祸身亡,他的徒弟们和幺妹灯爱好者决心继承他的遗志,收集整理他留下的幺妹灯唱词和曲目,继续把这项非物质遗产传承下去 。
2014年8月,蒲江幺妹灯参加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表演获二等奖,蒲江县大塘镇综合文化站(幺妹灯)被列为成都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
【四川蒲江幺妹灯】 2016年,蒲江幺妹灯传承人为欧继安,县文化工作者和幺妹灯民间艺人,聘请专业人士,对幺妹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不断丰富幺妹灯文化内涵,让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开得更加鲜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