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汤显祖,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593-1598)任遂昌知县 。代表作《牡丹亭》几百年来享誉文坛,驰名海外,人称汤显祖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
浙江遂昌汤显祖纪念馆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1593年至1598年在遂昌任知县 。此前,汤公在京是个闲官,被贬广东徐闻是个挂名的小吏,到遂昌始为一县父母官 。汤公在遂昌“仁政惠民”,吟诗赋词,与遂昌士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
汤公一到任,见全县唯一的县学讲堂破败,诸生无所诵读,也无射堂可供习射,立即在城南眠牛山营建书院和射堂,合称“相圃书院”,意寓哺育将相之才,并亲自授课,和诸生一起习射 。次年,又在孔庙北侧营建遂昌最早的图书馆——“尊经阁” 。
文章插图
每年春三二月,汤公备花酒、带春鞭,下乡劝农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 。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千古绝唱《牡丹亭》第八出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情景,正是汤公自己在遂昌的真实写照 。为促耕读,汤公重修钟楼,亲自登楼敲钟 。
汤公初到遂昌时,地方并不安定,百姓颇受盗贼、虎患之苦 。汤公勒杀盗酋十数人,治安渐宁 。遂昌林茂,虎患严重,汤公组织打虎除害 。然民间迷信虎受神佑,青壮不敢应募 。汤公祷告城隍:“我与神共典斯土,人之食人者吾能定之,而不能于止虎 。民曰有神 。夫虎亦天生,贵不如人 。神无纵虎,吾将杀之 。”一扫民众疑虑,再率乡勇打虎,杀虎十七 。虎患渐靖 。
【汤显祖纪念馆】 汤公既重治安整治,又重感化教育,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汤公曾邀名医何晓为幕宾,遇百姓打架斗殴,先令何晓治伤,然后审案 。遇囚犯患病,常自己出钱,请何晓买药治之 。偶遇审案用刑致人受伤,立命何晓诊治 。汤公在任五年,“未尝拘一妇人”,“县无斗伤笞系而死者” 。特别是除夕遣囚和纵囚观灯,尤显汤公之重感化 。除夕,汤公亲临监狱,遣囚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正月初四,囚犯按时回狱,个个父兄陪送,甘心服刑 。元宵,则组织囚犯上河桥,在原是官眷赏灯之所观花灯,体会“绕县笙歌”的欢庆景象,使囚犯在良辰美景下更增改过之决心 。
汤公德刑兼施,宽严相济,使遂昌呈现出了“琴歌积雪讼庭闲”,“市上无喧少斗鸡”的升平景象 。汤公量移遂昌知县,实是遂昌百姓之福 。汤公自寓遂昌是“仙县”,自己是“仙令”,故多有闲暇投入创作 。汤公在遂昌“捉笔了霍小玉公案”改定了剧本《紫钗记》,开始了扛鼎之作《牡丹亭》的构思和写作,还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汤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平昌令得意处别自有在,第借俸著书,亦自不恶耳” 。汤公对遂昌情有独钟:“风谣近胜,琴歌余暇,戏叟游童,时来笑语 。”“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 。”“山也清,水与清,人在山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
文章插图
1598年,汤公不满朝政,弃官归里,遂昌老少苦苦挽留,牵衣相送 。汤公归里居家,仍与遂昌士民保持亲密往来 。遂昌临川相距千里,汤公经常书信问候遂昌士民,遂昌人经常到临川探望汤公 。1607年,遂昌修葺土城,遣人到临川拜会汤公,汤公特作《遂昌新作土城记》 。1608年,遂昌士民在相圃书院为汤公立生祠,专派画师到临川为汤公画像,处州知府特作《遂昌相圃生祠画像记》,称汤公“行可质天地鬼神,文能安民人社稷” 。汤公回赠诗、文,并感叹“平昌祀我,我以何祀平昌也?”汤公在遂昌的政教治绩、创作活动以及与士民建立笃谊的诗文,是遂昌人引以为豪、有待开掘的宝藏 。
汤公挂念遂昌士民,遂昌百姓更是怀念汤公 。1712年,遂昌士民在县城建遗爱祠,奉祀汤公 。1984年,遂昌汤显祖研究会成立 。1985年,举行纪念汤显祖诞辰435周年活动,民众自发捐资在妙高山又建遗爱亭 。1986年,举行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活动 。1987年,复在汤公挚友叶澳故里独山村建遗爱亭 。1995年,汤显祖纪念馆建成 。
当年,一代高僧达观禅师特至遂昌看望汤公,曾口占四句:“汤遂昌,汤遂昌,不住平川住山乡 。赚我千岩万壑来,几回热汗沾衣裳 。”数百年来,不断有人被“赚”至遂昌,心怡遂昌,只因汤公《四梦》源于遂昌,汤公遗爱永驻遂昌 。
“汤显祖纪念馆”位于遂昌县城北街四弄,面积900平方米,由前院、馆舍、后园三部分组成,环境优美,古朴雅致 。馆内陈列内容丰富,格调高雅,集中介绍汤显祖生平、在遂昌政绩,以及汤显祖的艺术创作成就 。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
汤显祖:(公元1550年-1616年)是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 。于明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593-1598)任遂昌知县 。他勤政爱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灭虎除害,政绩显著 。他创作的《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是明代传奇中的杰出作品,被统称为“临川四梦”,其中又以《离魂记》最为脍炙人口,影响甚大 。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名,具有典型性;全剧的语言工丽,洒脱活泼 。
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几百年来享誉文坛,驰名海外,人称汤显祖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曲文非常清丽舒雅,情节构想也极具奇巧 。汤显祖在戏曲创作上提出了“意趣神色”的理论,在诗文创作上则推崇“自然灵气”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
为了纪念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思想家、世界文化名人――汤显祖,1992年当时的抚州地委行署决定在汤翁的故里辟地180亩,修建汤显祖纪念馆 。该馆座落于距城区两公里的却家山,主要由“四梦村”、“娱乐村”、“度假村”三大部分组成,全部完工的汤显祖纪念馆将集文化、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 。汤显祖纪念馆不仅为当地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好的休闲环境,同时也成为外地游客了解临川文化的重要窗口 。
经过二年多的努力,1995年11月6日汤显祖纪念馆第一期工程“四梦村”正式对外开放 。经过这些年不断完善,现在“四梦村”已初具规模 。
《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四部作品的合称 。由于这四部作品都是因情生梦,因梦成戏,剧中都有梦境的描写,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四梦” 。如今的四梦村就是根据《临川四梦》中所描写的场景,经南京园林设计院设计师的巧妙设计建成的 。它艺术地再现了汤翁巨著中的情韵意境,信步游览,让人恍如梦中 。
汤显祖(1550一1616)自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十四岁补县诸生,二十一岁中举 。按他的才学,可望拾青紫如草芥,然而他嫉恶如仇,不喜交结权贵,而与诗朋文友、伶人歌妓交情深厚,经常“文史狼藉,宾朋杂处,箫管歌咏,俯仰自得” 。二十三岁那年,他正准备去京城应试,不想当朝宰相张居正派人前来说情,要求他陪同其子赴京赶考,实际就是让他代替其子去考,如果考中必有奖赏云云 。汤显祖洁身自好,不为所动 。他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结果两次名落孙山 。
文章插图
直到1584年,汤显祖三十四岁才凭真才实学考中进士,这是张居正死后第二年 。但他知道,与辅臣申时行关系交恶,不会分到什么好差事,自己申请去南京做个太常博士的闲官 。这段日子倒也清闲,但他耳闻目睹,对朝政的弊端看得很清楚,于是上书皇上,写出《论辅臣科臣书》,揭露那些为官不仁的贪污行为,被宰相申时行贬为广东徐闻典史,任上他做了许多与民有益的好事,后调浙江遂昌县任知县,干了五年,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便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乡赋闲 。之后的二十年,他在临川除与朋友诗文往来,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临川四梦》上,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与《紫钗记》,还编著了《玉茗堂集》诗文一千五百多篇(首),为后世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
当年,汤显祖弃官归来后,买得临川城内一处旧舍,辟为新居 。其中除他全家住宅之外,主要是“玉茗书院”的区域,它包括院门前的“毓霭池”和芙蓉馆、四梦台、省兰堂、寒光堂等建筑 。其中四梦台是他当时进行戏曲演习的排练场 。台后还有清远楼,为院中最高建筑,登楼眺望,城外“英巨”和“灵谷”两峰尽收眼底 。
他的戏剧代表作是《牡丹亭》,虽说这部剧在他为遂昌县令时已开始动笔,但几易其稿,最后定稿是在家乡的玉茗书院 。他的文学修养在于他自小出身在书香门第,其祖父、父亲都是诗词高手,伯父又是当地著名的戏剧家,他经常邀戏班来家演唱,这对幼小的汤显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另外,他家藏有元人院本近千种,在他童年时就能背诵元人杂剧中的许多精采的唱段和对白 。
汤显祖创作十分认真,从不放过一词一句,有时竞走火入魔 。在他创作《牡丹亭》时,有次因公坐轿外出,忽然想起一句好词,便立即吩咐停轿,找来纸和笔,将词记下来,贴在轿顶上,便于随时琢磨和修改 。还有一次在玉茗堂,家人发现他未吃午饭,便四处寻找,最后找到柴房,他坐在柴堆上痛哭,一问方知他为一句唱词而落泪,可见他已进入角色之中 。
他不但会写剧本,还当过演员,做过戏班的导演 。可惜的是当年的玉茗堂,在汤显祖晚年曾失火烧毁部分建筑,清兵攻占抚州后,将剩余房屋付之一炬,其故居不复存在 。直至康熙年间,抚州通判陆辂在废墟上重建“玉茗堂”,后遭兵火焚毁;同治年间,杜某在废址上立起一块“汤家玉茗堂”石碑,以示后人 。
改革开放后,抚州文化部门筹集资金,在玉茗堂旧址建起一座大型的“玉茗堂剧院”,并附汤显祖纪念馆,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戏剧家 。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临川人,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一百位文化名人之一 。其戏剧作品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
- 江西抚州锦溪村曾家及曾栋石牌坊
- 江苏苏州王鏊祠
- 山西忻州原平凤秧歌
- 宋丑子的故事
- 山西忻州北殿庙会
- 渔业谚语
- 甘肃定西丧葬民俗
- 陕西扶风县民间忌讳、民俗禁忌
- 舌尖上的扶风——醋糟粉
- 舌尖上的扶风——功夫锅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