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民间技艺


安徽濉溪民间技艺

文章插图
安徽濉溪民间技艺
打陀螺
打陀螺是淮北地区流传较广的民间竞技活动 。陀螺又叫“得螺”、“格螺” 。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 。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 。
滚铁环
滚铁环是中国民间十大经典游戏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淮北较为流行 。铁环的制法及玩法很简单:用一根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左右的圆圈,再用一个半圆的小钩作“车把”,推着铁环向前转 。铁环亦可用箍木桶的铁丝圈或竹篾圈代替 。滚铁环可以比快,也可以比慢 。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 。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淮北地区喜闻乐见的民间竞技活动 。毽子种类可分为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绒线毽等几种 。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盘、拐、绷、蹬”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 。
跳绳
跳绳是淮北地区广泛流行的健身竞技项目,无论是在城市的广场,还是乡村的学校,到处都可以看到跳绳的人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运动,也在淮北更加兴起 。它不仅仅是一项大众体育健身运动,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广泛参与的体育竞技项目 。
斗鸡
斗鸡是淮北城乡常见的活动 。我国的斗鸡历史悠久,最早起于夏朝少康,到了春秋时已相当流行 。旧时淮北民间斗鸡常被用作赌博,新中国成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斗鸡曾被当成“四旧”而取缔 。近年来,随着传统民间节会活动的恢复,淮北城乡斗鸡游艺又见兴盛 。
斗羊
在淮北农村,斗羊的习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深受群众的喜爱 。据说这里的斗羊比赛自西汉初起,盛行三国时代,在二十世纪中期曾一度中断 。近年来,淮北农村大力发展养殖业,许多农民成了养羊专业户,为使斗羊这一传统的极富乡土气息的文体娱乐活动流传下去,一些地方相继成立了“斗羊”协会 。“斗羊”时选择特勇猛雄壮的羊种,有的体重可达二百公斤左右 。“斗羊”比赛是根据羊的齿龄(牙口)分等级配对进行角逐 。分领斗、挑斗、自由斗等,其场面粗犷,精彩激烈,扣人心弦 。
斗蟋蟀
淮北人喜欢斗蟋蟀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 。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 。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
斗鹌鹑
斗鹌鹑是淮北民间喜爱的竞技活动 。斗鹌鹑的禽戏从隋唐开始,斗的是雄鹌鹑 。斗鹌鹑,通常在早晨进行 。因为要把鹌鹑饿一夜,它们自然会为争食拼命 。斗鹌鹑的场地一般是在一个长方形的藤编栏中,栏内放上少许谷米,裁判先用双手遮住两只鹌鹑,不让它们看见对方,裁判见饿极了的鹌鹑慌慌地要啄地上的米了,迅速将拦在两只鹌鹑间的手掌抽回 。两只鹌鹑一抬头,发现有争食的,便是大嘴过去,啄头、蹬肚子、翅打、咬身子、锁脖子,斗个不可开交 。
荡秋千
荡秋千是淮北城乡群众喜爱的民间活动,每逢节日聚会,或者农闲之时,在秋千架旁或者大树下,爱好此项活动的青年男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他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
拔河
【安徽濉溪民间技艺】 拔河是淮北地区人民群众喜爱的集体角力竞技活动,也是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拔河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两人对抗,也有多人对抗;有徒手对抗,也有利用器械进行的对抗等等 。拔河受时间、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影响不大,且易于开展 。拔河既能锻炼身体,提高力量素质,又能锻炼意志力,培养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每逢节假日,淮北城乡各地经常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