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门江厦谭氏文武进士

在龙门县博物馆展厅,展示着一块清乾隆年间的“进士”牌匾,它的主人,属于龙门县城东郊江厦村、进台镇压起义的武进士谭纶邦;另外,还有一块“司马鸿猷”牌匾,它原来挂在江厦挺华书舍 。这两块牌匾的历史信息,常常引人寻思:江夏是怎样的一个村落,为什么文武双全?
位于龙门县城东面三四公里的江厦村,是龙门谭氏祖居地龙城双厦(旧称陇厦)分出的居住点,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历史上,文武人才辈出,作为龙门谭氏的集大成者,江厦散发着往日的风韵,旗杆石、柱础、古井等散落乡野,古民居、古祠堂、古书舍以及碉楼、文笔塔遗址……承载着一个家族厚重的过往 。
龙门谭氏,是龙门县城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一个家族之一,800多年前,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江西弋阳人谭瑞奇任长史司左长史兼参军,后因上书触怒皇帝被贬岭南,见龙门西林麒麟冈之秀拔,于是卜居冈下,为龙门谭氏始祖,龙门谭氏也因此成为广东谭氏的四个派系之一 。
从南宋至清代数百年间,龙门谭氏人才辈出,据《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统计,2000年,龙门谭氏有21500人,分布在龙门县城、蓝田、左潭、铁岗、地派、龙田、沙迳、永汉、麻榨等地近57个村落(居住点),星罗棋布,另外,龙门谭氏支派两广十几个县、人口过十万,可谓枝繁叶茂 。龙门县城东郊的江厦(旧称冈厦),是龙门谭氏的集大成者,在明清两代涌现出名绅谭屿、谭丛菊、谭绥猷,武进士谭纶邦,翰林院检讨谭冠英等杰出人才,可谓星光熠熠,另外,江厦的古建筑也异常庞大和繁多,是留给龙门的一笔丰富的遗产 。
起源
当朝大臣触怒龙颜被贬岭南
龙门谭氏始为谭瑞奇,历代龙门县志对谭瑞奇都有记载 。谭瑞奇,原江西弋阳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与朱熹同榜,初受礼部员外,后官长史司左长史兼参军 。
当朝大臣谭瑞奇是怎么从京城来到岭南僻地龙门?据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载,南宋“宁宗朝与吕祖俭上书论赵汝愚之忠、朱熹老儒、彭龟年旧学、李祥老成不当罢斥,上怒,贬广东,以公事至西林都长沙乡,见麒麟冈山水竹石可爱,因卜居焉 。”原来,谭瑞奇因“上书”触怒龙颜被贬谪至岭南,最后见麒麟冈(今龙门县城东约10公里、王宾大坑后)拔秀,遂卜居冈下 。
谭瑞奇的后裔开枝散叶,分散龙门各地 。在龙门谭氏聚居点中,除了开基地龙城双厦,还有西埔谭屋、江厦、水口、左潭禾仓、沙迳茶湖等著名谭氏村落,其中,龙门县城东郊的江厦,无疑是龙门谭氏集大成者 。
在宋末元初之际,谭瑞奇七世孙谭保恙为谋后人基业,从双厦外出,四处寻找发展地,最后选择了今龙门县城东面三洞村 。谭保恙生一子谭仕昌,谭仕昌又生两子,谭胜燕、谭佐卿 。后谭佐卿于元末明初从三洞迁至江厦 “瓜仔落棚”之地开基 。谭佐卿生有4子,分别为谭心海、谭学海、谭明海、谭志海 。4人中,只有谭明海(字文渊)留居江厦,被后人称为江厦始祖 。
《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称,“那时,(冈厦)丁财十分兴盛,人口激增,需要更多的耕地,祖(谭明海)即就请三洞那班长工的子孙来帮忙开荒耕种,东从三洞口至周田,南自文笔金鸠庙山至花围村前,西至王宾交界等数十万亩荒山田地,开辟耕种,又在今沙圹桥头处兴建马栏屋场,派有人长住马栏屋养马 。”
靠着广阔田地和马场,谭明海在江厦将家业铺开,4个儿子谭宗义、谭宗智、谭宗信、谭宗受在附近定居,田地山头,就近耕种,江厦也逐渐形成沥口、巷口、园心、新围、塘面等谭姓自然村 。
此后,江厦谭氏在此建家祠、文笔塔、书舍、碉楼等设施,龙门县城东郊,一个规模巨大的家族集聚地,横空出世 。江厦各自然村彼此独立又相连,在田园山水之间形成建筑群,颇有世外桃源之美 。
人物
武进士谭纶邦台湾“剿匪”
明清两代,是江厦谭氏最为兴旺的时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有谭屿、谭丛菊、谭纶邦、谭绥猷、谭冠英、谭锡光等人 。
活跃于明代中期的谭屿,“慈祥坦易,轻财好施,乡里钦之”,龙门知县管廷节嘉奖谭屿的善行,旌以冠带 。而“隐居独善”的谭丛菊,一丘一壑吟咏自如,谭丛菊的“砥砺名节,家教严谨”,使得“乡人皆化于善”,让谭氏族人跻身书香门第之列 。
在先人的践行下,江厦谭氏为善好学的家风蔚然成风,涌现出更为出色的人物,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中,龙门历史上,惟一一个武进士谭纶邦和最后一个进士谭冠英,都来自江厦 。一武一文,堪称江厦谭氏的代表性人物 。
谭纶邦,身材修伟,膂力过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式第六名,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式十二名、殿式二甲,成为武进士 。在民间记忆里,谭纶邦有“魁星踢斗”的传说,简单来说就是在皇帝面前露了一手绝活,因而高中武进士 。谭纶邦随后授福建督标右营守备 。清乾隆四十七年署长福营都司护理、福宁镇游击,五十年升兴化协都司,代理兴化协副将 。
时台湾林爽文起义,谭纶邦找到了用武之地,从福建渡过海峡到台湾,协助乾隆宠臣福康安围剿起义队伍 。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载,“时台湾贼匪猖獗,伦邦领兵五百往剿 。驻春牛埔,与贼遇,捕斩百余,至沙冈,杀贼数十,至南坛又杀贼数十 。行次南路东港,是夜贼败走,复追之,又杀百余人 。”
台湾之役,谭纶邦身先士卒,五战皆捷,军威大振,他后“以功擢汀州镇中军游击” 。时值军政考核,谭纶邦获得第一,拟提升为参将,但被上司阻挠,谭纶邦“不屑干进”,以生母年老、弃官归田,直至去世 。
谭冠英名列翰林掌修国史
与谭纶邦不同,谭冠英则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好善乐施 。
谭冠英尤其重视教育,清咸丰四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龙门县城,占领县城一个多月后撤出,此后,学风有衰退之势 。谭冠英捐献义田二十余亩,充义学经费,又送义田八亩五分恢复宣讲,教化乡民 。谭冠英为乡里树立了良好风尚,颇得乡人崇敬 。
清光绪四年(1878),龙门饥荒,谭冠英首捐数百金,倡办平粜,又与其他乡贤共出三千余金,修建白沙水桥,复又置换田地十三亩,设立白沙水渡,又置田四十八亩六分,作修路之用 。
清光绪十一年(1885)谭冠英赐副贡,十九年(1893)恩科赐举人,与龙门名士刘士骥同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进士,朝廷赐谭冠英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掌修国史 。
在古代,名列翰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龙门才子李寿田有《贺谭冠英钦赐翰林联》,将谭冠英早年在白沙河两岸修桥铺路等善举称为“白沙韵事”,然后用宋代梁灏80岁才考得状元来比喻谭冠英大器晚成 。谭冠英最后年九十三卒,算是高寿 。
谭冠英之子谭锡光,诸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赐副贡,曾任阳山县训导,有乃父之风 。谭锡光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倡建兴贤书院,经理财务,丝毫不苟 。
清嘉庆年间岁贡、江厦人谭绥猷,在高明训导任上去世,生前,龙门知县重视他,聘请他为星冈书院主讲教师 。谭锡光创建的兴贤书院是龙门星冈书院在晚清没落后一民间书院,可谓科举时代最后的光辉岁月 。
进入民国新时代,江厦谭氏对文教的重视程度与慷慨热情,也未曾熄灭 。民国十二年(1923),创办龙门西南学堂的谭伯衡,捐献400两白银筹建一所小学,并拨田租谷每年七百斤用于学校经费 。为纪念谭伯衡善举,该学校命名为“私立伯衡小学” 。“私立伯衡小学”开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并入龙城一小,服务乡里近30载,延续了江厦人造福桑梓的佳话 。
气节
抗日名村江厦一役
历经明清两代的营建,江厦成为龙门东郊著名的“崔庐”大家,在动荡的年代,江厦躲过了多次匪乱,但却不得不卷入一场与外敌的抗争 。这一次,江厦人发挥家族尚武传统、以武进士谭纶邦为榜样,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杀 。
事发1944年7月2日下午4时,一队约1500人的日军由增城开往龙门县城,沿途抢劫 。行至龙门县城东郊江厦周田村时,日军侦察兵发现龙门县城已是空城,大部分居民躲到离县城不太远的江厦、三洞等地,于是改变计划向江厦和三洞进军 。黄昏时分,日军行至江厦谭仙公庙时被村民发现 。当时江厦村里有本村村民和从县城逃难来的群众,如果不拦住日军,大家根本就没时间逃出去躲避 。
经商量决定,江厦村组织60多名青壮年成立了一支自卫队拦住日军 。在当时的保长谭焕尧的指挥下,分为两个战斗队,一队埋伏在谭仙公庙正面的田坎上,一队埋伏在新庄坳小山的侧面伏击日军 。在这次战斗中,村民使用了土枪、土炮等武器 。由于已近黄昏,日军视野不清且不熟悉地形,不清楚究竟遇到了多少武装,不敢贸然进村,于是纷纷占领近处的山头反击 。自卫队员们奋起抵抗,从傍晚一直打到晚上8时,阻击日军近3个小时 。直到村民们安全撤离至三洞村后,自卫队才撤退 。
第二天早上5时,日军在山上向江厦村发射28发炮弹,还专门向碉楼发射了十几发炮弹,把碉楼炸塌了半边 。此时村内空无一人,日军炮击后看见村里面没有反应才进入村庄,大肆洗劫村民的财物,六畜牲口全被宰光,直到当天下午才离开 。由于地形和环境所限,日军无法向前三洞村扫荡,只能撤走 。
【广东龙门江厦谭氏文武进士】 据相关史料记载,江厦一役,江厦人不仅保护了族人,还保护了成千上万的县城逃难民众,打死打伤日军难以统计,其中日军分8堆柴火焚化毙命日兵,还偷埋一具身着大佐军服的日军军官尸体;江厦村村民谭丁贵当场牺牲,谭彩群受重伤不治身亡,3人轻伤 。江厦由此成为龙门抗日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