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扬琴

扬琴是一种唱腔、音乐、文词俱美的四川地方曲艺,四川扬琴是四川省的汉族传统曲艺说唱艺术代表性曲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和地区 。早期扬琴又称洋琴,后改为扬琴 。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 。至光绪时已有艺人100多名,并分为南会、北会两派 。南派行腔华丽,细腻柔美;北派工稳豪放,长于叙事 。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 。流行于四川的川东、川西、川南一带,约有200年历史 。演出形式原为数人坐唱,各操一件乐器伴奏,以扬琴为主,另有鼓板、怀鼓、三弦、京胡、二胡等 。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
演员分生、旦、净、丑等角色说唱 。现在也有主角站唱、配角坐唱的形式 。音乐分为大调、越调(月调)、器乐牌子3类 。大调属于板腔体结构,是主要腔调,以一字为基础,由一字、快一字、慢一字、二流、三板、大腔、舵子等组成早期曾称“渔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 。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 。约形成于清乾嘉年间(1736年-1820年) 。道光时(1821年-1850年),成都的扬琴艺人已有行会组织三皇会,定期在茶馆聚会演唱 。1925年成都开办扬琴班,招收艺童学习扬琴,这是四川扬琴最早的科班 。
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 。除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以及段落中间穿插少许唱词交代人物、情节或环境用第三人称以外,主要的唱词、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称的语言 。曲目分为大本与单折两类 。大本也采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时左右 。大本以《三国》、《列国》节目居多,还有《琵琶记》、《白蛇传》、《玉簪记》、《白兔记》、《清风亭》、《玉蜻蜓》等曲目 。清末戏曲作家黄吉安写有《处道还姬》、《黑虎缘》、《木兰从军》、《渔父辞剑》等扬琴曲本,称为“黄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扬琴得到了复苏和发展,吸收女演员,发展了表演唱和一人多角的自打自唱等形式,创作了《江姐在狱中》、《送宝刀》、《清溪河畔》、《探亲记》等现代曲目 。
历史源流
扬琴是中国民族器乐中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尤为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乐曲 。它是一种琴身呈梯形的乐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键三部分构成 。
【成都扬琴】 扬琴虽然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一种,但它并不是中国本土乐器,扬琴亦名“洋琴”,顾名思义,是一件外来乐器,但对于其来源也曾有着以下说法:
一是由在“卡龙”沿袭而来 。“卡龙”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乐器,演奏时将琴平置于桌上,以左手持金属棒按柔滑弦,右手带“指甲”拨弹,亦可双手皆用甲片拨弹,在外形、弦数、音色特点上都与扬琴极为相似 。事实上“卡龙”是中亚地区的“嘎龙”演变而来 。元史记载,元代征伐克什米尔,在克什米尔得“七十二弦琵琶”这种乐器极有可能就是“卡龙”,可其出现于元代或更早,但是扬琴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广东一带,这在时间与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远,因此,这种说法被采纳的很少 。
二是由波丝传入 。这是现今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 。据史书记载:扬琴最早源于中欧阿拉伯、波斯地区,当时称为桑图尔,后流传到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 。有达西玛、欣巴龙、海克不里等名称 。当时的击弦工具是木制小槌,音色清脆空旷,而中国最早出现扬琴的时间是在明末 。由于明代工业发展,中西文化交流,这样的乐器传进来是有可能的 。
扬琴在近代,形制上的变化最大 。扬琴传入中国后,最初的形制是两桥扬琴,(也叫“小扬琴”或“蝴蝶琴”)小扬琴在民间多用在说唱音乐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书”、“北京琴书”、“梅花大鼓”等均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 。虽然扬琴在中国乐器中的历史可谓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变化可谓最大 。
扬琴传入中国后不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形成了中国扬琴的四大流派 。清末民初,随着民间传统器乐的发展,扬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乐乐种的演奏形式中去 。经过前辈乐师的不断实践与积累,扬琴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流派与地方风格,拥有各自优秀的传统曲目、代表人物、传承关系与演奏特色,并为本土及各界的群众所喜爱和承认 。其中最有影响的传统流派是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