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又称发引 。发引一般定在辰时 , 即上午七至九时 , 富户大贾也有在上午十时左右发引 。亲朋故友都要参加 , 无需再送份金 。丧家一般也不再准备饭食 , 但习惯上民间有“空腹不送殡”之说 , 只能备些烧饼、油条 , 每人一份 , 也有备四冷晕下酒 , 喝些切面舖做的“柳叶汤” , 算是一餐早点了 。大富人家照例预备整桌酒席 , 招待送殡友人 。
发引之俗来源已久 。《后汉书·范氏传》:“式未及到 , 而丧已发引 。”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三》中也记载:“挽柩车之索谓之引 , 亦谓之绋 , 今以整匹白布为之 , 系于杠之两端 , 前属于棺饰 , 柩行 , 引布前导 。”《礼·檀弓》所谓“吊于葬者必执引” , 《曲礼》所谓“助丧必执绋 , 皆是物也 。凡有服亲属皆在引布之内 , 孝子最后 。”更早的还有《礼记》中“肋葬必执绋”之语 。此俗可追溯到周代 。
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帮助拉车 , 实际上只有形式 。后来出殡 , 在送殡人的行列两旁拉两根带子 , 那就是执绋的遗制 。
古时 , 执绋根数和执绋人数视死者的身份而定 。天子六绋 , 执绋者千人;诸侯四绋 , 执绋者五百人;大夫二绋 , 执绋者三百人 。执绋者还要口唱哀悼 。近代礼俗演变 , 执绋是两根白布 , 一侧一根 。“出堂”是将灵柩从灵堂里抬到大门外准备上杠 。这之前 , 杠头打响尺向丧家提示:“什么时刻引发?”丧主依所定的时间对以“辰刻发引”或“巳时发引”对答 。杠头再问:哪些花圈要挂在官罩上 , 有什么要求 , 并向本家要“出殡执照” 。这时本家要主动给杠夫们一些赏钱 , 谓之“加钱儿” 。如本家不再等送殡的亲友 , 杠夫则马上到门外敲起响尺“叫齐儿” , 招呼杠夫到灵堂去“圈活绳” , 准备起灵 。也有叫“拴活绳”的 , 所拴绝扣均是活扣 , 一扯便开 , 但绝不能半路开扣 。
起灵前 , 丧属们依次跪在灵前的月台上 , 举行参灵仪式 。长子打幡 , 次子抱灵牌 , 再以下者都手持白纸剪穗糊成的“哭丧棒” , 大儿媳妇抱食罐 。待全数跪好后 , 请鼓乐参灵 。顺序是:官乐大鼓 , 清音锣鼓 , 丧鼓锣鼓 , 文场等 。
响器参灵后 , 杠头即向本家发出“请起”的信号 , 随之打一声响尺 , 全体孝属和亲友高声举哀 , 灵棺即被杠夫们抬出灵堂 , 谓之“出堂” 。
出堂时 , 是对杠夫们技术的一次考验 。因不管门口尺寸宽窄 , 台阶高低或其它障碍 , 必须保持灵棺四平八稳 , 不能倾斜 。如二道门窄小 , 就只能“跟趟”了 。“跟趟”是两边在中间位置的杠夫摘肩 , 到棺柩底下用背驮着 。两头的杠夫用力将抬杆挑着 , 过门后 , 杠夫爬出再上肩 。遇有高台阶时 , 为保持灵棺的平衡 , 上台阶时 , 前边的杠夫必须下肩 , 用手捧着 , 下台阶时 , 则须后边杠夫下肩用手托着 , 不能大意 。讲究的人家在出殡时 , 用棺罩先将门堵上 , 使棺柩不见阳光 。
【民俗出殡】 在窄小的街巷、胡同里 , 要先用小杠抬到大街上 , 再换大杠和大罩 。用大杠小杠要看丧家的经济能力 。在北京地区讲究换杠不露棺木 , 只用棺罩衔接 , 杠夫们动作利落 , 井井有条 , 在丧家亲友的注视下 , 丝毫不差 , 堪称北京一绝 。
抬杠人数多少 , 各有名称 , 八个人的叫“一提搂” , 十六人的叫“小抬着” , 二十四人有棺罩的叫“扣吉了” , 没棺罩的叫“大亮盘” 。三十二人的大杠都有棺罩 。三十二人杠 , 又名“太平杠” 。棺罩是用长竹板扎成的棺材照盖 , 呈长方伞形 , 上铺彩绣缎面 , 光彩夺目 。也有用木制棺罩 , 形如小屋 , 华丽异常 , 但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
大杠杠夫有“大换拨” , 即四十八人杠另有四十八人跟随 , 轮流接替担抬 。还有“小换拨” , 即由“四角跟夫”换一角 , 如四十八人杠小换拨有十二个人跟随 , 换一角轮抬 。换下的杠夫 , 分在杠的四角 , 有肩“拨子”的 , 有拉“幌旗绳”的 , 余下跟随 。
大杠都有双响尺 。打响尺的人是抬杠的总指挥 , 他用响尺调整抬杠人的步伐 , 使人步伐一致 , 围在棺柩的人虽多 , 行进中仍还是平稳如常 。响尺的另一个作用是测量棺木入穴位置是否周正 。在大杠的四角要有专人打“拨旗” 。拨旗用长竹杆制成 , 上端有铁钩 , 随时排除沿路的空中障碍 , 如树皮、电线等 。如拨旗换杠 , 其他人也同样负责 , 不可使棺罩刮坏或队伍停下来 。
出殡抬杠 , 不管路程远近 , 都要一抬到底 , 中途不得将棺材放地 , 也不能因体力不支而动作失常 。步调不一致 , 使棺材摇摇晃晃 , 这是不允许的 。一些富家为检验杠夫们的技术与体力 , 举办“演杠” 。演杠时不抬棺材 , 只是盘好杠 , 上好棺罩 , 在顶上放一碗凉水 , 试走几里路 , 碗内的水不洒出 , 才算合格 。演杠后“亮杠” , 炫耀丧家的气派 。
上杠后 , 长孝子打幡(男左女右)并摔盆 。摔盆是汉人礼俗 。盆是一个底下带窟窿眼的瓦盆 , 正名叫“阴阳盆” , 俗称“丧盆子” , 也有人称之为“吉祥盆” 。父死用左手摔 , 母死用右手摔;也有不分男女 , 一律用双手摔的 。摔前 , 杠头喊:“本家大爷 , 请盆子!”跪在前面的长子用力一摔 , 一般都会摔碎 , 因是瓦盆 , 多不太结实 。摔盆不单是一个仪式 , 也是继承人的一种权力 。过去 , 凡财产之继承人 , 必须给死者摔盆 , 摔盆的也一定要继承死者的遗产 。因此 , 死者无儿孙而侄子多的 , 就会出现争抢打幡摔盆的现象 , 其目的是为了争遗产 。摔盆在大庭广众之下施行 , 也是对外的一种宣传和认可 。
为何要摔盆 , 有多种说法 。传说阴间有位“王妈妈” , 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 , 使其神智迷糊 , 以至不能超生 。儿子准备这一有孔的瓦盆 , 可使“迷魂汤”漏掉 , 并打碎瓦盆 , 以免死者误饮 。还有的人说 , 人生不免要浪费一些水 , 如果阎王爷罚喝脏水时 , 用这个带孔的瓦盆去舀 , 可使脏水漏掉 。
摔盆时底下垫有一块砖 , 老年人认为它是功德砖 , 吉祥砖 , 用它给小男孩压书 , 必能“一品文章锦绣成” 。给小女孩压活 , 如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 , 当必心灵手巧 , 可保她一生富贵、儿孙满堂 。故摔盆后此砖多让老太太捡走 。
摔盆后 , 长子被人搀起 , 随着一声响尺 , 灵棺被杠夫们抬了起来 , 出殡的队伍开始进行 , 浩浩荡荡 , 谓之“买路钱”的冥纸抛向天空纷纷落下 。
撒纸钱在北京比较流行 。纸钱也叫“纸锞”、“冥钱” , 是烧化给死者的一种冥币 , 大都是用铁制成的钱印子 , 凿烧纸而成 , 为铜钱形 , 中间有小方孔 。宋赵灌园《就日录》记载:“唐王与祷神用寓钱 。按寓钱盖以纸寓钱也 。邵康节谓之楮钱 。”因汉以来丧葬者埋钱于圹中 , 为死者所用称“瘗钱” 。魏晋以后以纸寓钱 , 称纸钱 。唐张籍《北邙行》诗云:“寒食家家送纸钱 , 鸱鸢作巢衔上树” 。宋代开始在民间盛行 。民国二十四出版的《旧都文物略·杂事略》中记载:“其特异者 , 则舁殡出门 , 予以秫秸扎架 , 广方数尺 , 遍粘以纸钱 。临起杠时 , 举火焚架 , 棚弓一断 , 喷出无数纸钱 , 借风高翀空际 , 谓之买路钱 。近以火患预防 , 用人之手技 , 持大叠纸钱 , 沿途掷之 , 其高骞数丈 , 散若蝴蝶 , 蹁跹回旋 , 纷然徐下 。”
在出殡的行列里 , 往往专设一名扬纸钱者 , 此人身背大患纸钱 , 手中拿一叠纸钱 , 边走边搓 , 使纸钱松散 , 不致整上整下散不开 。势纸钱有一定的规矩 , 在遇有路祭时 , 或过十字路口、河沿、井台、桥梁、祠庙、城门时 , 都要扬纸钱 。干这行的人臂力要大 , 还要看风向 , 手的动作要灵活 , 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技巧 。讲究抛上天后高可达四、五丈 , 散开时遮天盖地 , 漫天皆白 , 经久不落 。
清末民初 , 北京曾有一位著名的扬纸钱能手 , 绰号“小撮毛” , 专门应大殡扬纸钱的活儿 。他扬纸钱向来有三个条件:
一、纸钱不多不扬 , 至少要准备几百斤纸钱 , 用大排子车拉着供他扬 。徒弟将纸钱揉搓传给他 。
二、要求起杠换罩地点要在十字路的风口上 , 使纸钱升空后 , 经久不落 。
三、要求丧家在起杠换罩 , 路祭时 , 焚化巨码冥器 , 如起杠时最好烧一所四合房 , 大火一起 , 趁着火势 , 来上几把纸钱 , 能超过城门楼子 。小撮毛以扬纸钱起家而且招徒传艺 , 一般人家出殡时是请不起他的 。对一般人家来说 , 只能象征性地抛些纸钱打发“外鬼”也就行了 。
出殡起杠时 , 有喊“加钱儿”的仪式 。所谓加钱儿 , 是丧主及亲友为使杠夫把灵柩抬得平稳 , 额外赏给杠夫的酒钱 , 也是杠房业多年形成的制度 。民间传说 , 抬杠的不给喊“加钱儿” , 死者下辈子托生后不会说话 , 准是个哑叭 。这是额外的服务项目 , 对死者又至关重要 , 出于对死者的孝敬 , 丧属们也就愿多赏些钱 , 图个吉利 。
汉族在办丧事时特别重视喊“加钱儿” , 起杠时喊 , 路遇祭桌、祭棚、杠夫们换肩 , 到坟地都要喊 。几十人的随声咐合 , 使达殡的队伍更显出威武 , 让外人看到丧家办事的周全和气势 , 杠房也为自己做了广告 。
加钱有“实加”、“虚加”和“扣加”之分 。实加是喊多少本家就赏多少 , 分毫不差;虚加是只喊不加 , 造声势而已;扣加讲明扣数 , 这和虚加相同 , 事先要讲明 , 不要告成误会 。
仪仗队伍主要包括鼓乐、纸活、花圈、挽联、挽匾、执事、僧道、孝属、执绋亲友、灵棺以及送殡的车轿 。总的说来 , 贫富相差悬殊 。其行列有绵亘数里之长的 , 有不足二、三十米长的 。清代 , 出殡用的仪仗执事是根据满、汉、臣民、官品、职称(满人还分内外八旗)来决定 。什么人用什么样的仪仗执事 , 不得乱用 。民国以后 , 无所限制 , 有钱人家讲排场 , 可以随意使用 , 这个时期的出殡行列 , 往往满汉执事杂出其间 , 形式亦日趋纷杂 。
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是由小孩丧鼓锣鼓的“小人行” , 执事也是一般的“四花四柳”(两对片幡两对雪柳)、“五花八门”(四对片幡四对雪柳) , 稍高级一些的是“十六花柳” 。
贫因的丧户 , 基本上冻举行什么仪式 , 只是由亲友帮着忙活一阵 , 用八个人杠把薄皮棺材抬走埋掉 , 也算入土为安 。老北京形容为“八个人 , 一杆尺 , 五个和尚一堆纸” 。
出殡的路上还会有茶桌 , 路祭棚、路祭亭之设 。这些有由亲友设立 , 有指派而设 , 有丧家亲友特约而设的 。不管是桌、棚或亭 , 统称为路祭 。正如《畿辅通志》卷七十一所记载:“途中设奠曰路祭” 。此俗形成很早 , 宋王谠《唐语林》记载:“(唐)明皇朝 , 海内殷赡 , 送丧者或当冲设祭 , 张施帏幕 , 有假花、假果、粉人、粉帐之属” 。
摆茶桌是为了供给送殡的孝子和亲友们饮水的 , 真正喝的并不多 , 主要是对亡人的悼念 , 对家属以示慰问 。
茶桌为八仙桌 , 挂上白地兰花或兰圆寿字图案的桌围子 , 摆上茶壶、茶碗、茶盘 。听到响器后 , 即将茶沏好 , 等到灵棺走过时 , 便将茶具亲自端到孝子面前 , 孝子不论喝与不喝 , 都必须下跪 , 表示答谢 。有的丧家还要给一张谢帖 , 封一个红纸包 , 内装几个钱 , 以示回敬 。
路祭棚的种类 , 有平棚、起脊棚不等 。一般都很高大 , 有七、八米高 。棚内正中写字 , 也有棚外搭素彩牌楼 , 多为四柱三间式 。规模大的一路上有几十个牌楼 。棚外左右有从杠房赁来的幡伞执事 。棚内设祭堂 , 中有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一把 , 椅前祭桌上有酒馔香烛等供品 。两侧摆有花圈和挽联 , 灵棺经过这里时 , 把亡人的照片从影亭“请”出来 , 捧进大棚内 , 放在正中太师椅上 , 喇嘛、道士、和尚“品咒” 。接着 , 主祭人等奠酒叩祭 , 孝子施礼 。大杠灵棺停于棚外 , 祭后再将照片“请”回影亭 , 继续前进 。
送棺柩到墓地 , 一般都派人早已打好坑 。大户人家的墓地 , 是预先修造好 , 工程讲究 , 墓地上也盖有祭堂各其他房屋 , 并要临时搭上席棚 , 以供送殡亲友休息、吃饭之用 。到达墓地后 , 撤杠登坑 , 风水先生用罗盘搭好山向 , 在坑上顺放两根大杠木 , 以活绳系棺 , 缓缓落实 , 抖绳完事 。杠业的行话是“登坑下葬抖绳散” 。下葬时有在坑内撒些钱垫坑 , 棺柩要四不靠壁 。在下葬时 , 孝子跪灵 , 鼓乐大作 。下完葬摆上供品 , 僧众唪诵《往生咒》、《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 , 把所带的花圈、挽联、纸活、纸钱 , 点火焚烧 , 由杠夫或做活的看坟人铁铲铲土 , 长子领头往坑内扬洒 , 随后填坑起坟 , 堆起坟头 , 把引魂幡插在坟头上 。最后 , 每人再叩四个头 , 葬礼宣告结束 。
死人出殡孝子帆旗是什么字
一般就是奠字 , 但各地的风俗不同 , 也有写孝字的 , 也有不写字的 , 具体要看当地风俗了 。
跟夫
指旧时出殡时跟随的拨旗扛夫 。旧时北京富人出殡 , 要用32人、48人或64人抬棺材 , 也叫抬扛 。另有4位杠夫拿着拨旗 , 在四角跟随 。扛夫换班须注意拨旗 , 以便进退有序 。老舍《茶馆》第三幕:“四角儿的跟夫 , 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
- 连云港民俗:剃长命头
- 民俗舞蹈:挑花担子
- 如东丧葬民俗之八大金刚
- 湘潭湘乡民俗比灯
- 邵阳民俗风味油茶香
- 湖南汝城特色民俗:装故事
- 民谚民俗中度盛夏
- 福州民俗:送三旦及满月酒
- 保山民俗:拉干爹
- 天津卫民俗 小站周公祠的庙会与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