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免斋 , 好囝免加”这句潮汕俗语的大概意思是: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诚向善 , 如果心地狠毒却刻意吃素以为是积善者 , 是徒劳的;生养孩子不必求多 , 但愿能优生优育 , 孩子孝顺贤良 。望文生义的解读是:好心人不用吃素;好儿子不用多个 。
免 , 此处以潮语方言解读为“不用” 。斋 , 这里作“素食”解释 , 囝 , 此处作“儿子”解释 。潮音读“gian2” 。加 , 此处潮音读“gê1” , “多”之义 。古汉语在潮语中的遗存 。《礼记·少仪》:“加于一双 。”郑玄注:“加 , 犹多也 。”
这句俗语至今使用率仍很高 , 有两短句联在一起用的 , 也有“一分为二”用的 。
例一:某甲对邻居某乙说:“听说住在你家对面房子的那位老太真心向佛 , 很诚心 , 坚持素食并天天诵经 。”某乙不以为然地说:“好心免斋 。这位老太我久闻其人其事 , 为人刻薄刁劣 。听说一个多月前 , 她走在小区路上摔倒了 , 一位骑单车的阿兄赶紧下车把她扶起来 , 她却诬陷是这位后生兄撞倒她 , 狮口大开要赔偿 。幸亏她儿子明事理 , 坚决反对她的主张 , 还向后生兄道谢道歉 。她恼羞成怒 , 一连几天一边念经一边用最恶毒的言语咒骂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人 , 坚持食斋就会成善人吗?”
例二:村计生干部马大姐登门做某丙的思想工作 , 动员她采取节育措施 。某丙说:“马大姐 , 我才生了一男一女 , 奴囝太少了 。”马大姐说:“好心免斋 , 好囝免加 。你看俺村树智伯 , 只养阿强一个囝 , 培养成博士生 。而俺村的闲杂叔 , 夫妇超生了五六个 , 有一个成才的么?有一个孝顺的么?”
“好心免斋 , 好囝免加”这句俗语有两个意思 , 联用时 , 一般是表达一个意思 , 另一个起“比、兴”的作用 。而这句俗语的典故 , 两个意思却是有关连的——
古时候 , 潮汕平原某村有一家富户 , 女主人一连生了9个儿子 , 主人很高兴 , 自诩“财丁兴旺” 。女主人为了长保“财丁兴旺”的局面 , 发愿拜佛 , 念经食斋 。富婆虽向佛 , 心地却狭窄 , 为人刻薄吝啬 , 对待婢女阿花 , 更是虐待有加 。有一次 , 一碗剩肉被猫叨光 , 富婆却一口咬定是阿花偷吃 , 动用“家法” , 打得阿花皮破肉绽 , 气息全无 , 被扔到荒埔喂野狗 。谁知阿花命不该绝 , 被村中的穷单身汉老实兄救活 , 结为连理 , 育有一子阿丰 。
【潮汕俗语:好心免斋 好囝免加】 夫妇勤耕力作 , 家道渐渐殷实 , 更喜儿子阿丰 , 考中举人 , 授职县教谕 , 转眼门庭焕彩 。老实兄和阿花心地善良 , 助人为乐 。村中困苦者 , 都受到他们的救济 。再说富婆所养9个儿子 , 都是顽劣之辈 , 黄赌毒俱全 , 搞得倾家荡产 , 富婆老夫妇竟然沦为乞丐 。阿花不计前仇 , 以德报怨 , 收养了这对老夫妇 。阿花夫妇的善举感动了三乡六里 , 比照老富婆的卑劣行径 , 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他们的恩怨故事 , 当地一位秀才总结出“好心免斋 , 好囝免加”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越传越广 , 竟成俗话随着时间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