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文化渊源于湘中的梅山地区,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新化、安化、冷水江、涟源四县市的全部和双峰、新邵等周边部分,总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 。现讲“梅山”,主要指新化、安化一带 。本文主要涉及新化的古文化遗址 。
新化秦属长沙郡,汉为益阳县地,隋属潭州,唐入邵州,五代、宋初,“为梅山蛮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采纳湖南转运副使蔡煜所奏,乃以“怀柔之策,工复梅山,建邑置吏,以上梅山置新化县 。
从悠久的历史遗存看,新化县槎溪乡朝阳村雷公山出土了包括第四纪古脊椎动物东方剑齿象等多种动物化石,说明几万年前这里衍生着生命;在圳上乡的观音洞遗址和茶溪乡云霄桥紫宫洞遗址的发掘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堆积层厚分别为1.5—2米,文化遗存说明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居住劳作繁衍 。在横阳、茶溪乡和大洋江三角洲墓及龙爪塘大桥下,出土的青洞礼器和青铜斧、剑等兵器和汉、唐、宋以来的县城内出土的壶、瓶、钱币等,以及最近在县城开发发掘中的厚达2米以上的文化层,都说明了新化县在县城在唐宋时期已是具有相当规模,经济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 。新化尽管属“蛮峒”,但其文化基本上是融入了楚湘文化之中的并与之同步发展的;可以这样说,梅山文化实质上就是楚湘文化在新化的具体表现,它蕴藏于这里的民族同情(如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娱活动)、民间艺术(山歌、民谣、传说、武术)、山水景观(如大熊山),古建筑(明清以来的县城、北塔、杨氏宗祠院落、龙潭桥)等等,这些都是梅山文化的标志性实体 。因此,我想说,梅山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融入在各种物体中的物化了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宝贵财富、保护、发掘、整理、研究这笔财富,使之有利于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才是今天我们讨论梅山文化的主旨 。这种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今人的“家当”,如何使其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保值增值,是当今城市建设中新的课题 。
梅山文化最初表现为一种村落巫教文化,是古梅山人们解释、征服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生动记录 。在他们眼里,水势湍急的资江,云烟环绕的山林皋壤,都是神灵出没的所在,祖辈流传的远古神话和奇异传说,似乎都有着现实的真实性和迷人的神秘色彩 。他们好巫,信奉以自己的祖先盘古为教主的梅山教,并有系统的神、符、坛、演、会和教本,施教的男神叫张五郎,又名开山五郎,女神叫白氏仙娘 。梅山教徒按职业分成三类,所谓“上路梅山,张弓挽弩;中路梅山,追山赶猎;下路梅山,捞鱼摸虾 。”教徒习惯在腰带上悬一木雕或骨雕的梅山祖师形象,求得福佑,遇难呈祥 。他们崇拜自然、图腾、祖灵 。据载,当时新化奉家、横阳、天龙山、圳上一带村落中有虾蚣庙、白马庙、南山庙、枫林庙、石神庙、孟公庙、奉山庙及梅山公庙等30多外 。他们重祭祀,小至上山打猎、下水捞鱼,大至造屋架桥、婚丧喜庆都要先举行祭祀仪式,而在祭祀和传教诉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别是歌谣和舞蹈 。现今还在湘中一些地方流传,融演唱、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搬开山”便是在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堕唐以前,梅山峒蛮在祭祀梅山神时,祭祀人头戴羊角帽身着百衲衣,戴假面具,扛开山斧,杀雄鸡,口唱有一定程式的韵文颂词 。这种祭祀演唱就被称为“搬开山” 。唐以后,发展祭祀人身着僧袍道服,执长柄柴刀,锣鼓声中,上下左右起舞耍刀,舞姿粗犷,节奏自由,动作生活论,有时还揉入“乌云盖顶”、“枯树盘根”等武术动作,歌舞中夹独白,有时还与敲鼓打锣人对白,内容多为生活琐事和趣闻,其演唱形式与内容既诙谐成趣,又庄重严肃 。宋代曾在新化推行过王安石新法的章淳在《开梅山诗》中就以“川堂之鼓当壁穿,两头击鼓歌声传”的诗句,记录了这种“群众文化”的盛况 。当时在梅山村落中普遍流行的渔鼓、地花鼓、三棒鼓、丧鼓等至今流传,在新化荣华、横溪一带,婚丧喜庆等民事活动中,还时兴请铜鼓沙锣班子吹吹打打,以自娱娱神 。
歌谣是梅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梅山村落的社会变迁、人情风俗大都是用歌谣来体现反映的,具有传史记事、传递信息号令、传教礼俗、交流情感等多种功能,因而有洞本歌、族歌、宋师歌、樵歌、猎歌、开山歌、黄本情歌等 。“歌本三千又七百,歌有八万七千零,红黄蓝白传后世,黄本情歌打头行 。”足见歌谣数量之多,风气之盛 。在今天新化奉家、水车一带山区村落中,村民在集体劳动时,就有一名腰挂铜锣的歌手击锣而歌,为劳动者助威鼓劲 。梅山歌谣分平腔、花腔、高腔、波罗腔,风格粗犷、泼辣、激越、诙谐,具有原始的野性美,思想内容上较少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表达方式上则显得蛮野、大胆、任性,调式以羽、徵为主,跳跃性强,节奏自由,唱起来犹好听一股陡急的山风扑面而来,嘹亮、清新 。解放后,在湖南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中,新化山歌对唱《海棠花》和女声独唱《神仙下凡实难猜》获得了一等奖 。
武术是梅山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 。古老的梅山居民主要靠渔猎维生,狩猎的格斗、铺杀技能正是梅山武功的源头 。梅山峒蛮长时期“不服王化”,峒主们雄踞一方,教民习武,外御强敌,内务狩猎,个个体魄强壮,好武喜斗,勇猛异常,相传十峒主中符天锡、李天保、赵天祥等均有万夫不当之勇 。北守新化置县之后,老峒民与迁居的汉民杂居,斗争非常激烈,人们习武更蔚然成风 。清代是梅山武术的高峰期,朝廷武官、江湖侠客辈出不穷,廖满山、燕子鸟等名武把式威震遐迩 。梅山武术有大红、二红、梅城拳、梅花桩等十几种拳术套路,具有“桩势稳如山,擒拿猛如虎,进退快如风,身段活如龙”的特点,同时,它极期注重武德修养 。自古以来,梅山武术在强身健体、惩恶除暴、抗击外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梅山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珠地域文化,在数千年的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已渗透到这一带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发掘整理和正确评价梅山文化,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梅山文化多次接受过楚文化、中原文化的撞击和融合 。在改革开放、山门洞开的今天,梅山文明一定能去芜存菁,为华夏文化添光加彩 。
梅山文化起源
梅山文化,是湘中地区自远古到今一直保存较为完备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梅山地区人们世代创造、传承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民族文化 。它属于中国文化两大主流之一的荆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支流,与其他区域的文化共同构架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要了解梅山文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梅山”?
所谓“梅山”,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 。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今湖南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 。”即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二水之间成西南—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雪峰山区 。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 。
那么,这片地区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梅山”呢?目前,为大多数人肯定的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湘中地区是楚王部众居住地,楚为芈(音Mi)姓,楚人居住地为芈山 。而到秦汉时,梅因助汉高祖灭秦有功,故封侯,所封之地即为湘中山地(今新化、安化一带) 。人们把他所据之地称为梅山,这又恰好与当地Mi之音吻合 。之后,积习成俗,这片土地就被称为梅山 。
宋代之前,梅山地区因山高林密,民风强悍,“语言侏离”,交通不便以及当时的统治阶级实行封锁政策,故“不与中国通” 。这里的人民过着原始农耕、渔猎生活,形成了带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的原始、封闭的土著文化 。当时这里的居民以瑶族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为主 。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蔡煜、章惇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均有意往这里移民,梅山地区逐渐成为汉、苗、瑶、土家等多民族杂居之地 。由于生存空间的相对封闭和族群的相对独立,900多年来,深厚悠远的土著文化和历代移民带进来的外地文化不断整和、交融、同化,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以远古渔猎文化为基石,在古老巫术外衣的包裹下,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与民俗特色,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性烙印 。它对于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梅山文化虽发源、形成于古梅山地区,但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它的流传地却远远不止古梅山的范围 。在我省,它的覆盖面积达四分之三的地域,同时还几乎涉及到中国南方的许多省份和诸多民族 。目前在北美、西欧、南澳、印支半岛等地,也相继发现了梅山文化传播的踪迹 。
梅山文化内涵
梅山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习俗;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劳动、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化方式,或称为文化载体 。
宗教信仰梅山人信奉原始宗教“梅山教”,它具有系统的神、符、演、会和教义 。他们信奉的男神是梅山张五郎 。张五郎,又叫开山五郎,是梅山祖师 。相传他是狩猎能手,开山修路的巧匠,抗击外侵的英雄 。他长着一双反脚,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是他的传令兵 。人们将其雕像敬奉于神龛上,逢年过节,进山巡猎,抗击外敌之前,必先祭祀一番,此习历千年不变 。梅山人信奉的女神则有众多,流传较为广泛的是白氏仙娘、梅婆蒂主和梅山猎神梅嫦 。这三位梅山女神不曾受封建伦理约束,原始性极强,展示了人的本性 。
民风习俗独特的民族风情,是梅山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梅山地区分为上峒、中峒、下峒三个部分,不同的地区其生产习俗也略有不同,“上峒梅山上山打猎”、“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就体现了他们的各自特色 。除了生产习俗,峒民们有着自己的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峒民在治病、驱魔、婚丧时以鼓锣相击 。逢年过节或喜庆丰收,全峒男女一起吹吹打打载歌载舞,一连数天 。此外,梅山人还有喂饭怪俗、诅咒骂俗、炒虫俗、喂烟习俗等独特的习俗 。可以说,梅山习俗千奇百怪,五彩缤纷,是其他区域所不曾有的,尤其是黄河流域不曾有的 。
文化载体梅山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巫文化,该地域的口头文学非常丰富 。尤其是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和民间艺术等,可谓是中华文化遗产大观园里的朵朵鲜花 。
梅山峒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反映生活,记事传书,甚至宗教教义都用歌谣表现 。梅山歌谣,组合起来,就是梅山人历史的再现和写照 。在记事传经方面,他们有峒事歌、族歌、节气歌、樵歌、秧歌等,这些歌或直传史事,或细唱传文,或详述经历,或明教事理 。如史诗《酒歌》有3000多行,内容包括天文地理、部族迁徙、人伦教育、民情风俗等,是一部综合学科价值极高的史诗 。梅山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立足生活,想象丰富,意境奇特 。同时,音节匀称,顿数整齐,具有音乐之美 。小孩从懂事起就由父母或兄弟姐妹教唱,以代代相传 。这些诗歌和《炎帝传说》、《神农传说》、《孟姜女传说》等诸多传说一道都是中华民间文化宝库中的颗颗明珠 。
作为梅山文化中的艺术,也五彩斑斓并独呈风采 。如变化万千的剪纸艺术,被称为民间美术一绝的滩头年画,梅山文化区惟一的表演艺术———布袋戏,等等 。
梅山文化保护与利用
梅山文化是楚巫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其影响之大,辐射海内外 。但是,由于社会物质化程度加速,民众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再加上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许多梅山文化的事象和民俗珍品正在迅速流失或消亡 。那些记录着宝贵文化信息的的古老建筑正一处接一处地拆毁或坍塌;老一辈视如珍宝般传下来的器具、经籍、谱牒正一批接一批地毁坏或流失,而古老的民间绝艺、风俗习惯、渊源典故和方言谣谚,则因为年轻人的无暇顾及或不屑一顾,正随着老人的辞世一项接一项地断传或消散 。因而,梅山文化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
对于梅山文化的研究,其价值远不止于学术意义上的认识作用,从上面例举的事象来看,其可利用价值是多方面的 。
可以利用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繁荣我们的文艺事业 。如著名花鼓戏《刘海砍樵》就来源于城步白水洞的“刘海故事”,明代的《杨家将演义》的许多章节来源于城步“杨家将”系列故事 。如今,梅山文化区神话传说故事可继续为小说创作、戏剧创作提供源泉 。众多的歌谣可丰富音乐艺术,花瑶服饰绣绘、滩头年画等可为美术创作提供素材,“布袋戏”、“傩戏”则可为戏剧脚本、综合表演提供艺术营养 。
可以利用其独特民俗风情及自然风景名胜,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旧不与中国通”的梅山文化区多为奇山、异洞、古木、怪石以及原始古朴的自然村落,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而原始风貌极浓的民俗风情又为这些旅游资源赋予了神奇瑰丽的人文背景 。二者结合,极富旅游价值 。若加以适当地开发,如修建“梅山文化民俗村”,将奇特的民俗风情合理取舍,浓缩其中,必将对游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
此外,梅山文化中的民间中草药单方,亟待医药界进行研究,为现代医学发展服务 。简捷而古朴的民间武术,古老而简朴的民间冶铸、制陶和织染术,等等,也都具有不小的开发空间 。
值得高兴的是,在社科学术界,自从在1988年5月召开的“中国长江文化研究会”上,“梅山文化”的学术地位正式确认后,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梅山文化的研讨由区域性范围扩大到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范围,这为梅山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基础 。在采访人员的采访中,许多专家呼吁要建立多样化的保护机制和保护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发挥资料馆、音像、图片等特殊功能来保护这些民俗珍品 。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学者还一边呼吁一边亲入田野发掘抢救 。
在梅山本土,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作出了积极反应:邵阳市和隆回县筹划举办新一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冷水江市专门组建了“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征得了40名志愿者展开抢救性的田野调查;新化县则由县政协牵头扩充了原“梅山文化研究会”机构,举全县之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梅山文化】 可以预期,随着国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正式启动,梅山文化课题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开发必将乘风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
- 打火醮—广东揭阳惠来民俗文化
- 以“左”为尊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 老北京兔儿爷文化
- 古代的抓周习俗文化
- 广西灌阳的油茶文化
- 维西古风 大词戏 军屯文化
- 中国古代床文化
- 不同城市的茶文化
- 宋茶 中国茶文化的巅峰
- 蒙古皮画: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