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初八 , 本是佛教中的浴佛节 , 即释迦牟尼的生日纪念 , 因此也叫“佛诞节” 。据佛经所说:释迦牟尼出生前 , 有十种吉兆:天降甘露 , 地涌七珍 , 仓变金粟 , 庭生莲花 , 光明满室 , 鸡生凤子 , 马产祥麟 , 牛生白泽 , 猪诞龙豚 , 六牙象生 。
当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右胁下出生后 , 立即可以自己行走 , 开口说话 。他东西南北各走七步 , 步步生莲花 。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 口中说道:“天上地下 , 惟我独尊 。”他的出生惊动了三界 , 飞天赶忙为他奏乐散花 , 九龙立刻为他口吐清水 , 沐浴全身 。后世的佛教信徒在佛诞日举办隆重的浴佛仪式 , 俗称“浴佛节” 。佛教在东汉时传人我国 , 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 , 至隋唐时达到鼎盛 。旧时浴佛节僧俗共办 , 官民参与 , 规模盛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在有寺庙的地方 , 仍保留浴佛节习俗 , 其中尤以晋北五台山最为隆重 。各个寺庙在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诞生像 , 俗称“太子像” , 为一赤身露体孩童 , 左手指天 , 右手指地 , 天真活泼 。
太子像前面放置一盆水 , 是用旱莲、郁金香、台参等珍贵药材配制而成 , 叫做“五色香汤” 。主持僧人点灯、上香、摆供 , 三跪九拜 , 五体投地 。全体僧众诵念《太子成道经》 , 鼓乐齐鸣 , 经声琅琅 。然后用五色香汤沐浴太子像 , 用特别规定的布擦干 。浴佛后 , 每个僧人用两指蘸一下浴佛汤 , 在自己头上滴几滴 , 据说可以荡去蒙昧之业 , 生出清净之心 。有些僧人少的寺庙 , 则将剩下的浴佛汤分领回去 , 兑上净水 , 沐浴净身 。这一天寺庙僧众大会餐 , 改善生活 。
凡有较大寺庙的地方 , 一般在四月八日都有庙会 , 善男信女到庙中烧香敬神 , 求子求福 。所敬奉求拜的也不光是释迦牟尼 , 还有送子观音、王母娘娘、关帝等等 。
释迦牟尼佛 , 又称释迦世尊 。释迦是种族名 。义译为强勇;牟尼义译为寂默 , 是称赞之号 , 称释迦牟尼者 , 意思为释迦族之圣者 , 称释迦世尊者 , 是为其觉圆德备 , 出世三乘 , 世间六凡 , 无不共尊 , 故号世尊 。
二千五百八十余年之前 , 在中印度恒河支流 , 罗泊提河岸的迦毗罗卫国 , 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喜事 , 那就是国主净饭大王 , 在已逾五旬之年得了太子 。净饭王早年与天臂城的释种善觉长者之女摩耶结婚 , 摩耶夫人温和贤淑 , 夫妇恩爱异常 , 但婚后多年不曾生育 , 使净饭王心中留下了一团阴影 。直到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 , 夜梦一个乘六牙巨象的人扑向怀中 , 自左肋进入腹内 。夫人大惊而醒 , 乃把梦境告诉净饭王 。净饭王觉得不可思议 。但未久时日 , 夫人怀孕的喜讯就传遍了王宫 。
夫人怀孕期满 , 按照当时头生子要回娘家分娩的习俗 , 净饭王派了一千侍从 , 护送夫人归宁 。当途中经过迦毗罗城外的蓝毗尼园的时候 , 夫人一时兴起 , 便命侍从停车 , 她带着宫女入园赏玩:在园中她走到无忧树下 , 伸手想折树上的花蕊 , 忽然间惊动了胎气 , 太子由她右肋间降生下来 。
当太子降生的时候 , 天上乐声鸣扬 , 华发飘坠 , 宇宙光明 , 万物欣豫 。太子落地后 , 不扶而行 , 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 , 自己说道:“天上天下 , 惟我独尊 。”这时地下随太子足迹所至涌出莲花 , 天空有二龙踊出 , 在虚空中口喷清泉 , 为太子沐浴 。
这消息传报到迦毗罗城的王宫中 。净饭王闻知 , 立刻赶到蓝毗尼园 , 看看太子身现黄金色 , 三十二相 , 瑞应殊异 。自然欢喜万分 。回宫后就召请有名的婆罗门 , 为太子议立名字 , 众婆罗门共议结果 , 对净饭王说:“由太子降生时的种种祥瑞看来 , 太子应名为悉达多才好!” 悉达多 , 汉语是吉祥的意思 。
【释迦牟尼出生传说】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 。父亲净饭 , 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 , 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 , 是拘利国的公主 , 十分贤慧 。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 , 在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里诞生了太子 。太子周行七步 , 脚下现出七朵莲花;一手指天 , 一手指地 , 自言“天上天下 , 唯我独尊 。”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 , 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这就是悉达多太子——释迦世尊降生人间的经过 。
关于释迦牟尼四个传说故事
1、佛度猎人
据古印度国民间传说:摩揭陀国王舍城外山峦起伏 , 林木茂盛 , 极多飞禽走兽 , 于是许多人操弓持驽 , 大肆猎杀禽兽 。
释迦牟尼心中 , 众生平等 , 人类畜生 , 本无差别 , 某日见一猎人 , 射猎飞雁 , 一雁中矢 , 哀鸣堕地佛祖心中慈悲 , 化作俗人 , 抱护伤雁劝告猎人道:“大雁生长川泽湖泊之间 , 与人无争 , 有什么罪恶 , 要受到你诛戮呢?要知道 , 人若杀生害命以自济活 , 乃是罪孽深重的业障 , 若不自拔 , 报应将如影随形 , 就在目前 。”
猎人听了佛祖之言 , 感悟悔过 , 忙取药给雁治伤包扎 , 并放之于山林 , 佛祖又点化他道:“慈悲为本不伤众生 , 博爱济众福常随身 。”猎人即皈依了佛陀 , 愿受佛门五戒 , 以脱苦厄 。
此传说主要向人们强调了一个道理:
人类不可无休止地砍伐树林 , 开恳荒地 。更要控制人口增长 , 从根本上减少人类与动物争夺自然资源 。人与自然 , 人与野生动物要友好、和谐相处 , 要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不可滥杀野生动物 , 要保护生态 。当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远没有这样深刻 , 故用灵异来教化世人 。
2、驯服醉象
据古印度国民间传说:释迦牟尼还有一堂弟 , 叫提婆达多 , 也随众出家 。他骄傲狠戾 , 妒忌佛陀 , 想争夺僧团领导权 , 分裂佛教 。他诱惑摩揭陀国王子阿闍世杀害了崇奉释迦牟尼的父王频婆沙罗 。后来又欲加害佛陀 , 但三次暗害 , 都不成功 。
他们又假意请佛陀入城 , 暗中在道旁埋伏一头醉象 , 欲趁机杀踏 , 释迦牟尼带领五百弟子 , 往城里而来 。百姓恐佛被醉象伤害站在城头 , 请佛陀不要过去 , 醉象却昂头甩动长鼻 , 直奔佛陀 , 释迦牟尼毫不畏惧 , 迎了上去 , 伸开五指似雄狮怒吼 , 醉象伏地受法 , 从此驯服 , 不敢害人 。
后来 , 阿闍世王觉悟 , 归佛忏悔 。提婆达多党徒离散 , 众叛亲离 , 成为孤家寡人 , 无处容身 , 气愤而死 。
3、象猴得渡
据古印度国民间传说:释迦牟尼一日坐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静思 , 一只猕猴手捧蜜果 , 一头大象鼻卷竹筒甘泉悄悄跪伏于前 。佛祖睁慧眼询问其故 。
猕猴答道:“我原居住山麓林中 , 有亲眷数百 , 每日攀树摘果自在生活 。但王子游猎射杀我辈 , 伙伴尽皆丧身 , 我幸攀树枝荡过溪流而免 。今剩一身 , 求佛祖救度 。
大象也说:“我所居处附近有一恶人 , 对我象群十分凶狠 , 陷阱捕捉 , 刀箭杀伤 , 我为避灭祸逃匿于此 , 幸遇佛祖 , 祈求庇护 。
释迦牟尼听后 , 对象猴说道:“伤生害命是佛门第一大戒 , 滥施强暴的人终将受惩 。你们欲要解脱苦厄 , 须精修磨炼 。”说罢遂与象猴同饮甘泉 , 分食蜜果 。象猴大喜 , 叩拜佛祖 , 投入尼连禅河 , 溺水而死 , 待转世为人 , 再出家修行 , 以求解脱 。
今河畔林中有水石之迹 , 人们都传说是佛度象猴处 。
4、佛说前生
据古印度国民间传说:
以前有一国王叫勒那跋弥 , 他秉性善良 , 体察民情 , 得到百性爱戴 , 由于无子 , 他虔诚祈祷天帝 , 不久王后就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 人称善事太子 , 太子少时即十分聪慧 , 熟读经书 , 深明其义理 。他常端坐菩提树下静思 , 或听僧众诵经讲道 , 看见过他的人 , 都说他相貌堂堂 , 酷似天帝 。一日 , 他途经郊外 , 见农夫犁田 , 便下车试之 , 随即看见了这样一件事——耕地之时 , 地中的许多虫蚁被驱出:一只蛤蟆趁机饱餐虫蚁;尔后一条蛇又吞食了蛤蟆;接着一只大雕飞来啄食了那条蛇 。
太子看后 , 感慨不已 , 心尤不乐 。他一面随国师遍访名山 , 求学寻道 , 一面劝告父母多做善事 , 更加体恤民间疾苦 。后来 , 当善事太子到了绀琉璃山时 , 众多天女手持珠宝 , 奉献于他 。佛佗得道后 , 人们便传说道:那时的善事太子 , 就是现在的佛佗啊!勒那跋弥国王就是现在的净饭王 , 那时的王后就是佛佗的母亲摩诃波耶 。
- 民俗趣谈:四彩礼与离娘肉的传说
- 黄山民俗风情:仙人晒鞋的传说
- 安徽地区婴儿出生传统礼俗
- 红喜字 结婚贴双喜字的传说
- 苦哇鸟的传说
- 淮北风俗“离合饭”的传说故事
- 五河县姚管集庙会
- 勾尾指的传说
- 千佛院的传说
- 文成吴成七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