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大年,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从上年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洗家具用具,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洗涤被褥、衣物迎接过年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祭灶神(每户有固定日期,俗语有“官三民四”之谓),每家灶台上摆列米酒、糖饴、水果等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折元宝,由家中年长妇女领头致祭 。而后亲邻间开始轮流请吃祭灶糖 。
除夕之日,合家团聚吃年夜饭 。饭桌上忌讳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 。夜间人们在住宅里贴上新年画、春联,注宅布置一新 。所有居室,均通宵达旦点灯,俗称“照年” 。灶上焚香燃烛摆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合家团圆、大吉大利 。灶堂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 。并在器皿上贴红纸剪成“喜”字、“寿”字或红纸条,以示吉利 。这夜儿孙要等子夜后入睡,称守岁,希望长辈长寿 。大人给小孩包压岁钱 。
境内各地春节团拜日子也有差异 。初一是福安贺年日,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 。正月初二,是福鼎、柘荣和古田拜年日 。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来客串门 。霞浦则有吃新年饭祭奠死者的习俗,故忌讳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门 。
相传从初一到初十,分别为鸡、犬、猪、羊、牛、马、人、谷、天、地的发命日 。初七的人发命,为“人胜日”,农村有设酒邀饮,夜点长明灯的习俗;初八多吃粮食复制品,初九不露天晒衣,不挑粪桶;初十忌倒脏水、秽物和浇地 。
民间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 。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 。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 。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 。民国间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 。元宵之夜,有举办折枝诗唱,燃放焰火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单位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 。直至过了元宵节,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节前女婿照例要给岳父母送黄鱼,俗称“送鱼” 。娘家要给外甥、外甥女送节饼、夏天衣物,俗称“送节” 。端午节这天,左邻右舍的小孩簇拥到新娶亲人家,由新媳妇将五色彩线系到手腕上,俗称“记节”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汉族人家一般用竹叶裹成尖四角形状,畲族人家一般用菅叶裹成四角枕头形,叫“菅粽”,互相赠送 。端午节午餐特别丰盛 。午时,大人喝过雄黄酒,并拿它喷洒住宅的各个角落,点孩童之额;用菅蒲及艾叶饰作宝剑状悬于门上,均取避瘟疫去邪魔之意 。临溪临海诸村则有“赛龙舟”的习俗 。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 。农村在这一天傍晚有设宴祭祀祖先,焚烧纸钱,或念经为死者超度,俗称“做半” 。亦有人家十二、十三、十四或二十日“做半” 。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节前,亲友间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 。中秋节的晚餐特别丰盛,夜间合家团聚赏月吃饼,取意“月圆饼圆,举家团圆” 。清代民间有“行中秋”习俗,十五夜为男,十六夜为女 。福安城关妇女到县衙看知县夫人,俗称“看奶奶” 。童谣:“行中秋,旅中秋,脚帮(裹脚布)乌溜溜,出门三下挪,‘茶泡’(糕点等)那里收,收来收来做中秋 。”描述的正是“行中秋、看奶奶”的热闹情景 。民国以后,此俗不存;解放后,人们常在中秋节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 。
农历清明日为清明节 。这前后,人们纷纷上山祭扫先人坟墓,俗称“祭墓”殷实之家往往备下祭品于坟前致祭,祭毕,回围观人们分赠祭饼(用继光饼),并于当天中午请亲友喝“祭墓酒” 。一般人们则只上坟墓剪除杂草、烧纸钱元宝即罢 。此俗今乡村尚存 。
农历冬至日为“冬节” 。民间有在这天早晨吃汤圆的习俗 。俗有“吃了冬节丸,冬天不怕寒”之说 。旧俗冬节期间祭扫先人坟墓,与清明合为春秋祭扫,今冬节仅存拾骨重葬之俗 。旧俗有将冬至作为新旧年的分界,多用于风水流年的划分 。
【福建福安重要节日习俗】 此外一年中的其他节日还有三月三踏青节,有青年男女外出春游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有吃“七夕茶”之俗 。这一天农村炒花生、黄豆之类,分馈小孩 。端午节系在小孩手腕上的五彩线,也在这天剪下,绑在花生、黄豆上扔到屋顶,让鹊、鸽、麻雀等啄食,说是能增强小孩记性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民间有集体登高之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