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 。
白族“三道茶”早已如雷贯耳,但真正品味白族“三道茶”,还是不久前的云南大理之行 。
【白族“三道茶”的独特品味】大理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发展,经过宋、元时期到了明、清之际,白族家庭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日期间专饮“三道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发展到极富内涵的茶文化,成为大理一道颇具民族风情的旅游风景线 。
百闻不如一见 。从昆明坐火车抵达大理,便来到了著名的高原湖泊—洱海之滨 。
导游介绍说,在游船上品味白族“三道茶”最具情调,既可欣赏洱海迷人的风光,又可品味别样风情的白族“三道茶”” 。于是,兴冲冲地上了“杜鹃”号游船,但见眼前湖水澄碧,波光粼粼,远处山峦逶迤,白云朵朵,的确是品茶的好地方 。
游船上的白族“三道茶”表演设在二楼船舱,美妙乐曲响起,但见白族青年翩翩起舞,美丽的金花(白族称姑娘为“金花”)向游客献茶 。
第一道茶—苦茶
它以大理特产的感通茶为原料,用特制的砂罐于炭火上焙烤到黄而不焦之时,冲入滚烫开水而成,喝上几口,香苦宜人,别有风味 。
第二道茶—甜茶
它以大理特色小吃——乳扇、核桃仁、红糖为佐料,冲入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轻啜几口,味香甜而不腻 。
第三道茶—回味茶
它以蜂蜜加少许椒、姜、桂皮为佐料冲入用“苍山雪绿”煎制的茶水,慢品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
每道茶之间都有3-5个歌舞节目,使游客既能品味白族三道茶之韵味,又能欣赏白族古乐歌舞,真是赏心悦目 。
白族人民独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茶道,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这给在场的游客带来了几许人生感悟,也使我领悟了大理景点门票上的一句话:“大理,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
白族饮茶习俗
白族爱饮三道茶 。三道茶是白族用普洱茶乡所产之茶冲泡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待客茶,用于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亲友造访 。这种三道待客茶,白族语叫“绍道兆”,白族三道茶,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富有趣味性的一种饮茶方式 。大凡宾客上门,主人一边与客人促膝谈心,一边吩咐家人忙着架火烧水 。待水沸开,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辈亲自司茶,先将一只较为粗糙的小砂罐,置于文火之上烘烤,待烤罐热后,随即将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罐子,使茶叶受热均匀,等罐中茶叶“啪啪”作响,色泽由绿变黄,且发出焦香时,随手将罐中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 。少顷,主人就将罐中翻腾的茶水倾注到一种叫牛眼睛盅的小茶杯中,茶汤仅半杯而已,一口即干,由于此茶是经烘烤,煮沸而成的浓汁,看上去汤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进去滋味苦涩 。冲好头道茶后,主人就用双手举茶敬献给客人,客人双手接茶后,通常一饮而尽 。
此道茶虽香,却也够苦,因此称之“苦茶” 。白族称这一道茶为“清苦之茶”,它寓意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 。”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会在小砂罐中重新烤茶置水,或用留在砂罐内的第一道重新加水煮沸,与此同时,将盛器牛眼睛盅换成小碗或普通杯子,内中放上红糖和核桃肉,冲茶至八分满时,敬予客人 。此道茶甜中带香,苦尽甜来,白族人称这第二道为甜茶或糖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要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主人先将一匙蜂蜜、少许姜片、三五粒花椒放人杯、碗中,再冲上沸腾的茶水,容量多以半杯半碗为度 。客人接过茶杯时,一边晃动茶杯,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趁热饮下,此道茶喝起来可谓甜、苦、麻、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因此,白族称此道为“回味茶” 。
有的主人还取来一张用牛奶熬制而成的乳扇,将它置于文火上烘烤,当乳扇受热起泡呈黄色时,随即用手揉碎将它加入第三道茶中,这道茶能领略到白族传统食品的风味,它寓意人们,要常常“回味”记住“一苦二甜三回味”、“先苦后甜”的哲理 。白族主人款待三道茶时,一般每道茶相隔3~5分钟进行 。另外,还得在桌上摆些瓜子、松子、糖果之类的小食品,以增加品茶情趣,白族三道茶还成了晚辈学艺,求学上进时的一套礼俗 。
- 布依族“报笨”习俗
- 望谟“麻山绝技”—民族文化的结晶
- 苗族鼓舞
- 古代布依族“派出所”—寨神庙
- 文/周雄飞在深圳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余承东“吹牛”、雷军造势,用卖手机的套路能卖好车吗?
- 民间的一些鬼说法-“借死不借生”
- 明明是姓“虎” 咋要读成“猫”?
- 民间“狗进财猫吊孝”的易学解释
- “春节老人”落下闳 中国农历的创造者
- 西安城南的“王宝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