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风俗习惯


几内亚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几内亚民俗
几内亚男少女多,城乡仍实行一夫多妻制 。按伊斯兰教的教规和当地习俗,男性可蓄妻四房,最后一房可随意休换,故休妻多,离婚少,守寡多,正式再婚少 。除习惯认为多妻是炫耀富裕的标志外,还有种田、做小生意和家务劳动的需要 。妻妾一般能和睦相处,如有口角,其尊卑也以进门先后为序 。第一个妻子为正室,习称“第一夫人”,可代表丈夫参与正式场合的活动,对家庭的经济财产拥有支配和管理权,对劳动分工、日常家务统筹安排 。正室对各偏房极大度,甚至亲如姐妹母女 。丈夫如果经常与最年轻的妻子在一起,正室或年长者也会理解为天经地义之事 。每个妻子的个人财物均各自保管,互不干扰 。丈夫按自己的意愿决定在那里过夜 。如某个妻子长期失宠,正室会出面从中调解,劝说丈夫平衡关系,避免冷落旁人 。一般而言,最年轻的妻子不仅能私下受宠,而且经常陪丈夫参加晚会等社交活动 。
多妻制使妇女的地位受到限制 。相对男人而言,几内亚妇女更勤劳,她们的特点是劳作多,生育多,受教育多 。
几内亚自古以来就有氏族之间的传统规则,即部落氏族内部不通婚 。凡要婚嫁的青年男女,必须到其他部落氏族去寻找配偶 。而且,许多部落氏族还很愿意接纳来自外氏族的战俘、奴仆、逃难者和以身抵债的人 。因此,几内亚早已不存在纯血统的部落氏族亲属集团,也不明显存在因为近亲结婚而造成的人种退化 。
女性善于梳妆打扮,尤其是年轻人不惜时间和金钱,虽然头发短而曲卷,但可以蓄加各式假发辫,发型极复杂,以示其部族、地位、年龄、婚姻状况和个性 。在高原地区,女性自幼擅头顶物品,步履徐徐,体态优美,婀娜窈窕,相貌也超过其他黑非洲人种 。
因婚嫁为妇女社会地位的象征,故对生疏的年轻女性可试称“夫人”,不必先尊称“小姐”,社交寒暄中,也不宜多细问家事 。
几内亚人,尤其是穆斯林之间礼数繁多,如见面打招呼时对答冗长,有时甚至逐一询及家人、牲畜和庄稼 。熟人间可拥抱贴面;一般通行握手礼,晚辈或谦卑者握手时可屈膝躬身并以左手持右腕,右手不空或不洁时则请对方握右腕 。如到访一单位等候接见时,不相识的后来者应向先来的侯见者致意,甚至一一握手 。颇耳族人在拜见有身份者时,先将鞋脱在门外再入室问候;苏苏族人习惯在进内室时才脱鞋上前致意 。称兄道弟是礼遇性的亲昵,勾肩搭背者极罕见 。
初到几内亚的人会发现,这里城乡居民习惯用头顶代替手持或肩背,搬运物品无论轻重均爱顶在头上,而且平衡能力极强 。用头顶运送东西可以遮阳遮雨,解放双手,还有利于腰、背、肩、颈的骨骼发育 。
常见城乡居民平时口中含小木棍刷牙 。小木棍的味道按颜色和作用分轻重两种 。用这种含植物药性的“刷牙棍”可使黑肤色衬托下的牙齿尤为洁白健康,加之几内亚人眼睛大,眼白多,眼睛和牙齿在夜间就成了醒目的标志 。在非洲黑色人种中,苏丹族系的几内亚人皮肤颜色接近纯黑,手脚掌心为淡咖啡色,头发黑色曲卷,眼裂大,眼珠黑,鼻翼宽,嘴唇厚,这些特征是早期人类在特定地域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 。
虽然饮食结构简单,卫生条件较差,体育不普及,但女性身材普遍较好,男性体格健壮,体力充沛,耐力和柔韧性很好 。
在农村尚存许多风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