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中的道德与身份( 五 )
这种“分身术”在中国道家思想中常有体现 , 如《神仙传》中的张道陵就“能分形作数十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能扯一把猴毛、吹一口仙气 , 便分化出无数个孙悟空来 。 孙悟空的“分身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 既能够同时在不同空间做事 , 又能够同时参与同妖怪的打斗 , 也就是说 , 孙悟空是既能“分身” , 又能“分神”的 。
但这同时又提出了另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在“元宇宙”中 , “我”的“真身”与“分身”能同时分身两地 , 但两者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事情吗?无论“真身”还是“分身” , 其行为都应该受“我”的意识的支配 , “我”的意识能够让“我”的行为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身份 , 也能够让“我”在虚拟世界中扮演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 但“我”的意识能够“分神”吗?而就目前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所描绘的“元宇宙”情境来看 , 还仅仅停留在“分身不分神”的阶段 。
清华大学团队发布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版》明确提出须区分自然人的“真身”和虚拟空间中的“实时化身”“分身” , 以及自然人、虚拟人、机器人“三身合一”等不同概念:“每个自然人进入虚拟空间后 , 都能成为‘孙悟空’ , 幻化自己的虚拟人形象 , 还可以同时操控N个虚拟分身 , 让他们在虚拟世界各司其职:生活虚拟人和朋友聚会、工作虚拟人去参加学术年度报告 , 感情方面的虚拟人陪伴家人……”
这种“多空间多线程分身”是否会成为中国古代“神识”理想在未来的技术实现 ,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 在2013年的影片《她》中 , 作为OS系统的萨曼莎其实是通过与人的交往 , 无孔不入地“凝视”/看穿了人的内心——无论是理性、精神 , 还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 “她”虽然“无身”但能够“分神”:为了弥补自己“无身”的缺陷 , 她找来了年轻漂亮的伊莎贝拉作为自己的“替身”;不断升级的OS系统使得萨曼莎能够不断“分神” , 同时与8361位人类交往 , 且与其中的641位发生爱情 。
虽然《她》并不能简单归为“元宇宙”电影 , 但电影中的这一设定也可以作为“元宇宙”初级阶段的“聊天机器人”的一种想象 。
如果说“离身”更多地还是依赖作为自然人“真身”/“肉身”的具身体验 , 那么“孪生”则提供了超越“真身” , 异于“肉身”的身体可能性 , 而“分身”则进一步要突破“我思”对身体的控制 , 以“分神”的方式实现多重主体性的并存/分裂 。
正如布莱恩?特纳所说:“我的本质主要取决于我的特殊身体 , 这个身体同其他社会表现者的身体不同 。 这个老生常谈(‘我分身无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我能对实际上并非我自己的身体的身体行为负责吗?”“元宇宙”正在推动的以身体作为载体的主体性分裂问题 , 值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高度关注 , 并予以更为深入细致的阐释 。
三、元宇宙时代的体验设计和身份编辑
文章图片
夏德元|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思考元宇宙中的社会特征
人类既是认识和行为主体 , 也是认识和行为的对象 。 换言之 , 人类发展的历史 , 既是人化自然的历史 , 也是自然物和人类自身日益对象化 , 亦即媒介化的历史 。 人类的生存 , 既是一种实在生存 , 也是一种虚拟生存 , 但本质上是一种虚拟生存 。 因为虚构能力正是人类作为认识主体和行为主体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因素 。
凭借这样的能力 , 人类不仅能解读自然界的复杂信息 , 从中抽象出各种概念和范畴 , 还发明了自然界不存在之物——工具、器皿、建筑等物质文化 , 以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社会典章制度等非物质文化 。 人在本质上虽然是虚拟存在主体 , 但是这种虚拟存在却必须从人的感性经验出发 , 并最终为人的感性体验服务 , 而对人类感性研究的最高形式 , 就是感性学(Aesthetic) , 亦即美学 。
- 元宇宙办公室起风了
- 华为|5999元买一台iPhone 13ProMa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vivo|618想入手拍照好的手机,但预算只有4000元左右
- CPU|最强千元平板是否名副其实,关于真我X,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2022财年收入8530亿元:净利润下降59%
- 苹果|通货膨胀!苹果为留人下大本 工资暴涨到一小时148元
-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贾楠)今年苹果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将于北京时间的6月7日凌晨1点...|苹果小型开发团队增长中的小型开发团队
- GPU|问题来了,realme GT Neo3、Redmi K50的12+512G版都是2899元,如何选?
- 蓝牙耳机|42dB旗舰降噪耳机仅299元!真我Buds Air3这价格太香了
- 爱奇艺|1500-2000元的3款换机优选旗舰机,综合体验极佳,入手哪款都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