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直播回放|孟祥龙:从“互联网+”到“元宇宙+”

智库直播回放|孟祥龙:从“互联网+”到“元宇宙+”
文章图片
导语:从“互联网+”到“元宇宙+” , 产业赋能进入新时代 。
智库直播回放|孟祥龙:从“互联网+”到“元宇宙+”
文章图片
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财华社协办的“双循环时代的金融全球化”系列沙龙第九期“元宇宙:转型与重塑”于5月18日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举行 。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速途网络副总裁兼总编辑、速途科技金融CEO、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院长孟祥龙发表以《从“互联网+”到“元宇宙+”》主题的发言 , 以下为发言实录:
智库直播回放|孟祥龙:从“互联网+”到“元宇宙+”
文章图片
感谢财华社提供平台 , 让我能跟这么多产业界和学界的大咖们共话元宇宙 。
速途是中国互联网长期的观察者 , 也是互联网+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 去年我们把速途研究院升级为速途元宇宙研究院 , 主要是研究产业落地和产业赋能方向 。 所以有了今天的话题:从“互联网+”到“元宇宙+” , 接下来我会把我们的思考和判断 , 以及一些有趣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
01“互联网+”和“元宇宙+”的共通之处
其实“互联网+”说了很多年了 , 最早比如马化腾提出来说“互联网+”是互联网加一个传统的行业 , 代表了一种能力 。 过了这么久 , 我们观察到 , “互联网+”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让数据化成为企业的能力?无论是传统企业 , 还是天生的互联网公司 , 其实核心都是让所有的生产效能数据化 , 所以互联网+后来催生了很多好企业 , 当然也得益于国家的万众创业的好政策 , 比如说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医疗等等 。 还有很多非常传统的制造业公司也拥抱互联网 , 转型成功的成为了陈春花老师提出的共生型组织这种形态 。 实践的形态其实很多 , 我们认为“元宇宙+”更具先进性的赋能性质 , 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总结:始于技术 。 有很多人说元宇宙属于狂想 , 但我们觉得不是 , 核心上是一个技术融合技术驱动的事情 , 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 , 然后兴于社交 , 深化于产业 。 然后我们可以逐一说一说 。
首先 , 始于技术 。 回顾一下“元宇宙+”的六大核心技术 , 这六大技术产业空前的融合是很罕见的 , 出现在同一赋能场景里 , 优秀的企业彼此支撑 。 我们回顾一下在区块链技术里 , 有很多国内外的优秀公司 , 包括交互 , VR/AR设备 , 很多大厂都在入局 , 比如说字节跳动 , 爱奇艺等等 。
游戏方面主要是游戏的引擎、3D建模、人工智能、数字人、算力、数字孪生的构建 , 以及数字底座的支撑 。
然后还有比如说物联网 , 可穿戴设备 , 这其实是我们未来产业关键的赋能方向、研究方向 。
核心上我们认为“元宇宙+”还是始于技术 , 第一次有一种赋能工具能让这么多技术融合在一起 。
第二个词叫兴于社交 , 很早就提出了企业社交化 , 但是让企业有社交基因其实挺难的 , 但是我们认为“元宇宙+”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能够让社交成为企业的基础能力 。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词叫产业社交化 。
大家可以看到 , 元宇宙有几个特性 , 其中社交占很多 。 我们有一个特别终极形态的想法供大家探讨 。 基于元宇宙技术 , 包括AI、机器学习和大算力等等 , 产业之间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碰撞 , 然后去探求人类认知的边界和科学的边界 。 比如刚才张毅老师说数字员工 , 往专家型、偶像型方向去发展 , 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比如说数字科学家?我想是有可能的 。 我们不用再寄希望于苹果砸在牛顿脑袋上的这种偶然性 , 是可以在元宇宙空间里去进行科技的猜想 , 然后去推动科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