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作者|海怪
对于2019年 , 一位互联网大佬这样评价:这是过去十年当中最差的一年 , 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
但对于智能驾驶产业来说 , 2019年是走出第一次产业低谷的第一年 , 也是可以预计的产业繁荣的新十年的开端 。
在黑天鹅与灰犀牛齐飞 , 新技术与新产业共生的当下 , 我们很容易想起《双城记》开头的一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
时代冷暖 , 要看你所站立的位置 。
来到2022年 , 疫情的阴霾仍未散去 , 而疫情对于全世界经济生活的影响 , 恐怕要延续到未来很长时间 。 因为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 , 使得线上数字消费和社交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 公共交通出行也变得小心翼翼 , 私家车出行成为防疫安全的最小单元 。
伴随着新能源革命同时到来的智能驾驶变革 , 其所许诺的更安全、更高效的人机共驾以及更具解放意义的无人驾驶出行 , 正在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主流形态 。
众所周知 , 智能驾驶肇始于21世纪初的一场无人驾驶挑战赛 , 过程中因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和其极具想象的市场前景 , 使得像Google这样的科技公司倾注全力去投入 , 随后也有像特斯拉这样以颠覆式创新闻名的电动汽车企业将智能驾驶变成汽车业的标配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十年前爱答不理 , 十年后高攀不起)
智能汽车 , 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一样 , 成为智能时代的标志性符号 。 不过 , 智能驾驶的到来并不会是水到渠成的 , 反而因其本身技术实现的难度 , 关涉人身安全导致的复杂博弈 , 以及产业成长的长周期 , 使其从始至终都饱受质疑和严格审视 。
放眼全球 , 我们可以看到以Waymo为代表的坚定走Robotaxi路线的L4玩家正踟蹰不前 , 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走辅助驾驶跨越到自动驾驶的L2玩家正高歌猛进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而在中国的智能驾驶产业版图中 , 我们能看到不同技术路线下的所有组合 。 有从L4降维至L2 , 两条腿同时走路的早期玩家Apollo , 也有坚定跟随特斯拉的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们 , 还有从限定场景下 , 比如从实现难度较小的干线物流、封闭园区、低速物流等场景出发的一众创业企业们 。
在如此多的智能驾驶的创新模式下 , 我们该如何才能看清智能驾驶的前途未来?
在众多智能驾驶的玩家里 , 我们找到了一家非常有代表性的创业公司——毫末智行 , 一家既有科技研发基因又有传统主机厂造车基因的“混搭”型玩家 , 同时也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 , 同时选择了高速、载人、民用场景的辅助驾驶和低速、载物、商用场景的无人物流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背后 ,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在刚过去不久的2022HAOMOAIDAY上 , 公布了自己的“第一性原理”:通过数据智能 , 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 , 实现自动驾驶不断升级 。 而在“数据智能”背后 , 是毫末对于智能驾驶的技术变量和产业环境的“前提假设”的洞察 。
以毫末所提出的“自动驾驶第一性原理”为样本 , 我们可以抛开各种或乐观或悲观的无意义争论 , 深入到智能驾驶产业的深层结构当中 , 去探究智能驾驶如何得以成立的内在逻辑 。
“科技创新+人类需求”:发现技术产业第一性原理的内部结构
最近几年 , “第一性原理”被商业世界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 这仍然离不开“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功劳 。 有一次他在接受TED采访时 , 大谈特谈其特斯拉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对“第一性原理”的运用 。 此后 , “第一性原理”成为被很多商业杂志奉为圭臬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