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四 )


对于打破“第一性原理”带来的恐惧和敢于孤注一掷投入到自己认定的“第一性原理”的勇气 , 才是个人、企业组织取得成败的关键 。 在这条路上 , 我们见过了太多的机会主义者、逃跑主义者和瞻前顾后者 。
尽管商业世界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企业组织管理已经有着教科书般的资产积累 , 但是对于正在到来的新型智能产业 , 找到第一性原理 , 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
对于智能驾驶而言 , 建立能够真正能制胜未来的创新模式并不容易 。
首先 , 人们认为智能驾驶最终一定会走向完全无人驾驶 , 人类出行和物流方式将完全变革 。 但是信心归信心 , 技术归技术 。 没人知道通向这一无人驾驶终点的时间有多长 , 是十年还是五十年 。
其次 , 业内早已乐观的判定 , 自动驾驶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到商业落地阶段 , 智能驾驶产业的市场空间将无比广阔 。 但是没人知道智能驾驶的技术成本投入到底是多少 , 为了保障安全的后期投入到底是多少?大规模降低智能驾驶成熟的数据成本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否成立?
另外 , 智能驾驶所带来的交通出行方式变革 , 对人类经济生活、就业岗位、生活方式的变革 , 人们会在多长时间内接受 。 大众对于无人驾驶所许诺的安全性的接纳是否向对智能手机的接纳一样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完成?
对于这些问题 , 自然不可能有教科书给出解答 , 也不可能等尘埃落定再去总结 。 只有行动者在忒休斯之船上 , 一边航行一边修补 , 甚至是大修大补 。
而对于智能驾驶产业的新玩家 , 反倒是可以在看尽前辈们“出海”的跌宕起伏之后 , 将自己的“忒休斯之船”打造得足够坚固 。
2019年底成立的毫末智行 , 无疑是智能驾驶众多玩家中成立较晚的一位新手 , 但却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武装的足够充分的航海家 。
基于对智能驾驶商业发展的洞察 ,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提出了一条发展定律 , 即“从低速到高速 , 从载物到载人 , 从商用到民用” , 在产品路线上 , 走一条“可行、可靠、可商用”的渐进式路线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走无人驾驶的“低速、载物和商用”路线 , 也就是末端无人配送路线 , 解决了无人驾驶最根本的安全困局 , 同时也找到能够快速变现的商业模式 , 即将末端无人配送方案销售给B端企业或为B端企业提供无人配送服务的方式来完成商业闭环 。
而“高速、载人、民用”的路线一直是智能驾驶当中无人驾驶想要触达的终极场景 , 但是不可避免地要碰触到“安全、法规、技术成熟、成本规模”等全部难题 。 而毫末智行则合乎逻辑与规律地选择了辅助驾驶路线 , 帮助主机厂一起打造逐步迭代的辅助驾驶产品 , 从高速公路的简单场景一步步扩展至城市快速路、城市内部道路的复杂场景 , 逐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 , 实现规模效应 。
以此为基点 , 毫末智行提出了一个“风车战略”的模型 , 即以“乘用车辅助驾驶、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和智能硬件”为叶片 , 以“数据智能”为轴心 , 通过叶片不断地去积累场景数据 , 促进数据能力的迭代 , 从而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 , 形成了一个“技术-产品-商业-技术”的良性循环 。
在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逻辑中 , 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始终是核心 , 安全性、好的产品体验和商业模式都建立其上 。 而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依赖大规模的数据训练 , 这种规模的数据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少量的路测车上实现 , 只能在大规模的真实行驶数据中获得 。 毫末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数据智能体系MANA , 并依托规模量产乘用车来反哺数据智能系统发展的智能驾驶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