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卫哲:SaaS没有被腰斩 仍有巨大的投资回报空间 | 亿邦访谈( 五 )


亿邦动力:您之前将产业互联网分为交易型、产品型、服务型 , 所以您更偏好产品型 , 而不太偏好交易型是吗?
卫哲:产品型公司按量收费 , 能够同一工种多行业使用 , 这是我们看好的SaaS类的公司 。 服务型公司也没问题 , 我说服务型什么意思?是你得有技术也得有产品 , 只是这个产品没有给客户用 , 给自己用 , 外包了客户的服务 。 比如 , 晓多提供外包客户服务 , 但包过来以后它为什么能挣钱?是因为它的技术驱动SaaS工具它自己在用 。
交易型公司也可以技术驱动 。 比如说百布、智布走的方向 , 我觉得也是对的 。 它把SaaS铺到工厂设备当中去 , 对产能、对排班进行管理 , 但SaaS工具收不到钱 。 好 , 我把你的剩余产能给释放了 , 给你做增量 , 帮你接订单 。 那按照额外的增量收费 , 就是所谓的“云工厂”模式 。
所以还是回到上面说的 , 有没有技术含量?简单的对接是没有价值的 , 但是如果有技术产品 , 能够更精准的对接 , 能够释放闲置产能 , 那有价值 。
按照我们所说的“三个50”模型估值 , 交易型公司 , 5%以下的毛利 , 30%以下的增速 , 重复性现金流50%以下 , 结果100亿的营收 , 可能估值不足10个亿 。
亿邦动力:这段时间上海疫情 , 企业都居家办公 , 包括您自己 , 有哪些可以分享的感悟?
卫哲:我觉得可能会引申出未来新的工作方法 。
携程在2020年的时候 , 员工由于疫情隔离要居家 , 携程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叫3+2办公 。 就是任何员工一周三天去公司、两天在家 , 这两天你自己选 , 安排好部门排班就行 。 到现在运营了两年了 , 毫无问题 , 员工满意度提升 , 离职率下降30% 。
那么这是很重要的工作方法的改变 。 这背后也会衍生出很多SaaS类的全新的工作机会 。 办公面积可以缩小了 , 花在交通上的时间缩短了了 , 碳排放减少了 , 很好的 。
但回过来 , 这么多人在家里上班 , 需不需要更多的工具?肯定需要 ,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协同工具 。
比如 , 程序员在家编程 , 怎么做团队管理?怎么分派任务?其次 , 开放文档在员工各自的电脑里 , 怎么统一管理?背后需要有技术支撑 。 美国的Atlassian核心就是做这两个产品 , 市值一度到1000亿美金 , 现在还有大几百亿美金 。
我们投资的ones万事也是一个程序员协同工具 , 纯SaaS收费 , 去年估值大幅度提升 , 客户也大幅度增长 。